[发明专利]一种多尺度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3941.8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武;郑云龙;陈永东;李宏;张祥福;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77/02;C08L77/06;C08L51/06;C08K7/14;C08K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008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度 纤维 增强 聚丙烯 聚酰胺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尺度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5~95%的长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母粒和5~95%的短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稀释树脂掺混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一种多尺度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65~75%的长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母粒和25~35%的短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稀释树脂掺混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母粒是由30%~80%重量百分比计的长纤维和20%~70%重量百分比计的改性聚丙烯树脂组成;其中改性聚丙烯树脂是由70%~98%重量百分比计的聚丙烯原料和2%~30%重量百分比计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稀释树脂含有10%~50%重量百分比计的短纤维、15%~40%重量百分比计的聚丙烯原料、5%~20%重量百分比计的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和20%~50%重量百分比计的聚酰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加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稀释树脂含有20%~30%重量百分比计的短纤维、20%~40%重量百分比计的聚丙烯原料、5%~10%重量百分比计的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和30%~40%重量百分比计的聚酰胺原料,通过熔融共混加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丙烯原料为均聚丙烯或共聚丙烯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原料可以是聚酰胺6(PA6)、聚酰胺66(PA66)、聚酰胺11(PA11)、聚酰胺12(PA12)、聚酰胺610(PA610)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优选聚酰胺6(PA6)和聚酰胺66(PA66)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聚丙烯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纤维及短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和金属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的无机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纤维增强体沿母粒颗粒长度方向呈平行排布状态,纤维长度与母粒颗粒相同,为8~20mm,纤维平均直径为3~30um。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纤维增强体在稀释树脂中呈各向随机分布状态,纤维长度大小不一,通常小于1mm,纤维平均直径为3~30um。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可包括润滑剂、抗氧剂或其他填充剂。
14.一种多尺度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聚丙烯原料及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混合均匀后进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热至熔融状态,再输送至用于浸渍连续增强纤维的浸渍腔中;
(2)连续纤维交替经过多个张力辊,经入口通道进入浸渍腔并与步骤(1)输送的熔融态树脂基体浸渍复合,之后由浸渍设备的定型口模中被牵引出,冷去、切粒成长度为8-20mm的长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母粒;
(3)按比例称取聚丙烯原料、极性单体接枝聚丙烯、聚酰胺原料,混合均匀后经双螺杆挤出的主喂料口加入,短纤维经侧喂料口加入,熔融共混后挤出、冷却、切粒,获得短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稀释树脂;
(4)将步骤(2)、(3)中的两种树脂颗粒按一定的比例掺混成多尺度纤维增强聚丙烯/聚酰胺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39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