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3414.7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9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梁利芳;彭海龙;高强盛;蒙丽丽;张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64 | 分类号: | C09K1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氟铝酸盐 基质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粉领域,具体发明了一种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获取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WLED)的主要途径有三种:第一种是利用三基色原理和目前已能生产的红、绿、蓝三种超高亮度LED按光强1∶2∶0.38的比例混合而成白色;第二种是利用超高亮度InGaN蓝色LED,其管芯上加上少许的钇铝石榴石为主体的荧光粉;第三种是研制紫外光LED,采用紫外光激发三基色荧光粉或其他荧光粉,产生多色混合而成的白光,其显色性可以得到较大提高,这一方法实现白光LED的主要困难在于缺乏合适的红色荧光粉。因此研制高效的红色荧光粉成为实现白光LED的关键。
现有制备荧光粉的方法有高温固相合成法、液相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但是,在高温固相法中,反应物需要长时间研磨才能混合均匀,且煅烧温度高,耗能较高,产物易团聚,粒径分布不均匀,反应不完全,且产品中含有少量原来的固体原料。其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12Al14O32F2基荧光粉未见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粉体粒径分布均匀、反应过程简单和易于控制。
本发明的方案是:
一种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硝酸钙、硝酸铝、硝酸铕、含氟化合物和水混合得到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铝离子和钙离子的摩尔比n(Al3+)/n(Ca2+)≥7∶6,氟离子和钙离子的摩尔比n(F-)/n(Ca2+)≥1∶6,混合溶液和交联剂混合,制备溶胶;
步骤二、加热所述溶胶,得到凝胶;
步骤三、将所述凝胶经过煅烧后,得到原子比为Ca12-xAl14O32F2∶xEu3+的化合物,其中煅烧温度为950~1300℃,煅烧时间为2~8h。
优选的是,所述的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煅烧温度为1100℃。
优选的是,所述的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三中,煅烧时间为4h。
优选的是,所述的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中,混合溶液中铕离子浓度为1~5%。
优选的是,所述的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一中,混合溶液中铕离子浓度为3%。
优选的是,所述的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含氟化合物为三氟乙酸、氟硼酸钾或三氟甲基磺酸镁。
一种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由所述的铕掺杂氟铝酸盐基质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荧光粉为原子比为Ca12-xAl14O32F2∶xEu3+的化合物,其中,其中,0<x≤0.6。
优选的是,所述的荧光粉中,x取值0.3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粉体为纳米颗粒,且粒径分布均匀;
2、应过程简单和易于控制;
3、反应温和、煅烧温度低、耗能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溶胶-凝胶法所合成干胶的热重差热图谱
图2是不同煅烧温度所合成样品的XRD图谱
图3是不同煅烧时间所合成样品的XRD图谱
图4是不同CF3COOH浓度下所合成样品的XRD图谱
图5是Ca12-xAl14O32F2∶xEu3+(x=0~0.60)的XRD图谱
图6是溶胶-凝胶法所合成样品的TEM图
图7是Ca11.64Al14O32F2∶0.36Eu3+样品的激发光谱(A)和发射光谱(B)
图8是不同CF3COOH浓度下合成样品的激发光谱(A)和发射光谱(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师范学院,未经广西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34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