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3358.7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林象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淳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空气中悬浮颗粒的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是一种用于分离空气中悬浮颗粒的装置,其常用于建筑物的通风系统、空压机和汽车、机车的引擎上;现有技术的空气滤清器,如美国专利第6190432B1号专利申请“滤清装置、密封系统及方法”,请参阅图8所示,其空气清洁器(air cleaner)包含有一壳体(housing)91、一芯材(filter media)92及一密封装置(sealing system)93,壳体91包含有一第一壳体911及一第二壳体912,两壳体911、912相结合并形成一容置空间,第一壳体911设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出气口914,第二壳体912设有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进气口913;
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芯材92设于该容置空间中,并包含有用以分离悬浮污染物的一波浪状分离材922及一平面分离材921,波浪状分离材922及平面分离材921卷绕成圆筒状,且波浪状分离材922与平面分离材921交错层叠呈多层状,故波浪状分离材922的相对两面分别贴合有一平面分离材921A、921B,并且波浪状分离材922与相贴合的两平面分离材921A、921B分别形成多条通道923A、923B;波浪状分离材922邻接进气口913的一侧,与相贴合的一平面分离材921A间粘贴设有一端面密封胶层924A,以从邻接进气口913的侧面封闭半数的通道923A;波浪状分离材922邻接出气口914的一侧,与相贴合的另一平面分离材921B间粘贴设有另一端面密封胶层924B,以从邻接出气口914的侧面封闭剩余半数的通道923B;由此欲过滤的气体从第二壳体912的进气口913进入到卷绕成圆筒状的芯材92时,会进入芯材92该端面未被封闭的半数通道923B,之后轴向移动到通道923B的另一端时,会因端面密封胶层924B而无法排出,因此气体便会通过波浪状分离材922而移动至另外半数的通道923A,之后才得以排出至出气口914;而在气体通过波浪状分离材922时,波浪状分离材922便会过滤掉气体上的悬浮颗粒,并由此达到空气滤清的效果;此外,气体也可能通过平面分离材921B而到达另一层的通道,如此同样可通过平面分离材921B过滤掉气体上的悬浮颗粒。
请参阅图8所示,密封装置93包含有一环框架(frame construction)931及一密封体(seal member)932;环框架931套设于芯材92邻接出气口914的侧面;密封体932环绕设于环框架931邻接出气口914的侧面,并且密封体932径向抵靠于第一壳体911的内壁面,密封体932为可压缩的弹性材质,并且密封体932原来的外径略大于第一壳体911相对应处的内径,因此密封体932通过径向压缩自身的体积来径向紧密抵靠于第一壳体911的内壁面,并进而达到径向封闭芯材92与第一壳体911的间隙,由此欲过滤的空气便势必要通过芯材92才得以到达出气口914。
然而,现有技术的空气清洁器具有以下缺点:
其一,由于密封装置93通过密封体932的径向压缩来封住芯材92与第一壳体911的间隙,而如同前述密封体932的外径略大于第一壳体911相对应处的内径,因此密封装置93势必难以组装进第一壳体911内,而需要耗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将密封装置93塞入第一壳体9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淳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淳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3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