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2717.7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6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茂;彭光尼;蔡秀丽;王波;李卫军;何骞;张帅;谢筱璞;鲁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光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H04B10/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74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1802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实时 光纤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光网络是目前通信网络最普遍的形式,光纤通信传输有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已经作为一种通信网络不可或缺的手段。
随着光网络的蓬勃发展,给通信行业带来了无限生机,却也有不少潜在的隐患。光网络通信在实际的施工维护过程中,传统的光网络检测方法无法对故障发生位置、故障类型等进行准确定位和判断,给维修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更加不能实时有效的监测到光纤链路的状况,提供预防措施。尽管大多数光网络有自动保护倒换的机制,这也无助于施工人员及时、有效、准确的判断出线路上的故障类型和故障点;传统的光网络维护方法,要求施工人员使用手持式测量仪表对多路光纤通信设备中的每条链路进行逐个测量,在链路故障后寻找到故障点并进行修复,造成维修不便。
OTDR光时域反射仪是利用光线在光纤中传输时的瑞利散射和菲涅尔反射所产生的背向散射而制成的精密的光电一体化仪表,它被广泛应用于光缆线路的维护、施工之中,可进行光纤长度、光纤的传输衰减、接头衰减和故障定位等的测量。但是,传统的OTDR为一手持设备,作为测试仪表的使用是一种分散式、被动式的手工维护手段,难以保障更高的光缆安全要求,而且价格昂贵;在使用OTDR仪表对光缆线路进行测试时,还需要断开该线路,不能进行通信,造成不便。
已公开的专利文献,其公开号为CN1138358,利用一套OTDR模块监测多根光纤,通过前端控制器实现循环控制,达到了实时监测多路光纤的目的,但是其线路装配繁琐,所需空间大,成本高,且不能方便的接入不同的光网络线路,安装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专利旨在设计一种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系统和方法,能智能实时监测光纤线路状况,方便维修人员迅速的排除故障,同时采用板卡式的结构,可灵活组装方便接入到不同的光网络中,使用方便,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系统,包括:
主控板,连接监控主机和OTDR模块板,用于接收所述监控主机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控制OTDR模块板;
OTDR模块板,连接所述主控板和业务板,用于将测试光信号导入业务板并对所述业务板上待测光纤线路进行监测;
业务板,连接所述OTDR模块板和所述待测光纤线路;
电源板,连接所述主控板、OTDR模块板和业务板,用于对所述主控板、OTDR模块板和业务板进行供电。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LAN口,用于连接所述监控主机。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主控板采用的控制单元型号为KSZ8695。
进一步,本发明对所述待测光纤线路进行监测的参数包括刷新周期、测试波长、测试量程、测试脉宽、测量时间、群折射率、结束门限和非反射门限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业务板上设置有WDM波分复用单元和光纤耦合器,用于将所述测试光信号耦合进所述待测光纤线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主控板向OTDR模块板发送控制指令;
(B)所述OTDR模块板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后将测试光信号导入业务板;
(C)所述业务板将所述测试光信号耦合进待测光纤线路并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图中的数字所表示的结构部件是:
(1)、主控板(2)、OTDR模块板(3)、业务板
(4)、电源板(5)、板卡状态指示灯(6)、待测线路输入口
(7)、测试光信号输入口(8)、待测线路输出口(9)、LAN口
(10)、RS232口(11)、测试光信号输出口(12)、电源接头
图2是本发明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系统实施例一的构架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系统,如图1是本发明智能实时多路光纤监测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包括主控板(1)、OTDR模块板(2)、业务板(3)和电源板(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2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