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省力化树型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2671.9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5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阎永齐;毛妮妮;刘吉祥;刘磊;刘照亭;刘伟忠;芮东明;刘亚柏;蒋水平;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12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省力 化树型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省力化树型的培育方法,属于猕猴桃栽培技术,适用于猕猴桃的整型修剪树形管理。
背景技术
猕猴桃栽培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猕猴桃的经济栽培驯化是近百年的事,猕猴桃属有54个种,我国有52个种,其中44种为我国特有;我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但对猕猴桃的开发利用相对较迟,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对猕猴桃的资源分布进行调查,并逐步开展了猕猴桃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先后选育出金魁、徐香、庐山香、红阳等品种,猕猴桃的经济栽培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势头很猛,到2011年我国猕猴桃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具世界第一,由于缺少合理的栽培技术,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猕猴桃一直没有竞争力,目前国际市场主要出口大国仍然是新西兰。我国幅远辽阔,气候差异大,栽培管理措施各不相同,在我国陕西、河南等地栽培都采用“T”型篱架栽培,南方多采用“T”型篱架和平棚架栽培;由于猕猴桃的隐芽萌发力强,栽培中多在主干转弯部位萌发徒长枝,致使主梢生长衰弱,导致年复一年的剪掉主梢而利用徒长枝结果,在主干上棚部位形成丛状的结果枝分布,使树形较紊乱,通风透光性差,结果母枝的诱引分布不合理,缺乏标准的树形及管理模式。本发明充分利用猕猴桃生长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保证结果母枝的均匀分布,积极诱引主枝维持其顶端优势,使树体生长平稳,果实发育良好,主枝背上徒长枝少,十分有利于优质果的生产。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目前猕猴桃整型修剪中出现树形不规范,随意整形,导致主干上棚部位徒长枝丛生,覆盖于树冠上层,影响结果枝的光照,从而影响果实品质,徒长枝的旺盛生长使结果枝的生长衰弱,每年冬季修剪只能利用徒长枝进行更新,作为下年的结果母枝,树冠始终局限于主干上部的小范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充分利用猕猴桃生长的特点,通过合理的整形修剪,保证结果母枝的均匀分布,积极诱引主枝维持其顶端优势,使树体生长平稳,果实发育良好,主枝背上徒长枝少,且明显提高优质果率,同时降低树高,使管理操作方便快捷。
一种猕猴桃整型修剪方法,它包括:
1、采用“V”型篱架栽培,分4层拉设铁丝,“V”型篱架的立柱埋于定植行中间并与行向一致,第1层铁丝1根沿立柱行向绑扎于立柱上,离地面高度1.2m;第2、3、4层分别在立柱上架设横担,横担长度分布为45cm、90cm、160cm,第2、3、4层分别拉2铁丝,于横担的两头,同层铁丝沿行向顺序从头至尾拉设,第2层横担距离第1层20cm,第2层与第3层垂直间距30cm,第3层与第4层垂直间距30cm,形成有第1层铁丝和上部3层铁丝组成的“V”型篱架,为猕猴桃提高枝条诱引攀爬。
2、选择根系发达,健壮无病虫害的猕猴桃苗,于2月中下旬定植,苗木定杆高度15-20厘米左右,定杆部位有3-5个良好的叶芽,以利于萌发新梢培养主干。
3、苗木定植后在苗旁垂直地面插一根2.5m长的竹竿,竹竿上端绑扎于第1层铁丝上,当新梢伸长到30cm时,选择一根生长较好的新梢绑缚在竹竿上,作为主干笔直向上诱引,新梢缠绕在竹竿应及时松下人工诱引,以保证树干直立向上生长;其余同时萌发的新梢留2枚叶片剪梢,若再萌芽即将芽抹掉。保证主干新梢有充足的营养水分供应。
4、当主干新梢长度伸长到2m以上时,解除绑扎将新梢拿下,在距离地面1.0m的位置,使主干新梢向右逐渐转弯90°水平诱引于第1层铁丝上,作为第1主枝培养,但主枝的头部先端60-80cm长的部分以45°-55°抬头倾斜向上诱引于第2、3、4层的铁丝上生长,以保证主枝先端的顶端优势。同样在主干1m高的位置选一根当年副梢(或来年新梢)向左侧以与地面45°倾斜向上生长,作为第2主枝培养,当长度生长到1.5m以上时,将其沿着第1层铁丝诱引,同样主枝的头部先端60-80cm长的部分以45°-55°抬头倾斜向上诱引于第2、3、4层的铁丝上生长,维持主枝的顶端优势,两主枝间分叉点的高度在1.0m左右,其夹角维持在90°-110°,两主枝的头部分别分布于“V”型篱架的左右,初步形成一主干,二主枝的“Z”型树形。
5、随着两根主枝的头部先端抬头倾斜向上诱引生长,先端抬头部位的新梢长度越来越长,此时将倾斜向上诱引生长的基部再平放绑扎到第1层铁丝,头部先端60-80cm长的部分仍然以45°-55°抬头倾斜向上诱引于第2、3、4层的铁丝上生长,如此反复,维持主枝的顶端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未经镇江万山红遍农业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2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栽与盆栽葡萄相结合的技术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