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强型复合热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2598.5 | 申请日: | 2011-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杨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28;B32B7/12;B32B37/12;B32B37/06;C09J17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强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热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增强型复合热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客运飞机机壳内壁都安装了一种隔热隔音阻燃绝缘的材料叫飞机内壁密封袋,它被安装在飞机客舱内装饰层与机体蒙皮之间, 它是由聚酰亚胺薄膜袋里面填冲玻璃纤维毡再经过超声热合制备而成的。选择这种材料,是由于它不燃、不熔、无气味、不使火焰蔓延,而且在极端温度下仍能保持柔软和可以使用。此外,这种聚酰亚胺薄膜和玻璃纤维毡符合美国政府关于在大飞机的机身中使用的耐火绝缘材料的规定。制备这种聚酰亚胺薄膜袋采用了专门的工艺,在薄膜上有强化丝线结构,因此提高了耐撕裂性和综合性能。同时,在薄膜上还涂布了可以超声热合的胶,方便制成密封袋。选用的聚聚酰亚胺薄膜可以在240℃下长期使用,在400℃下短期使用。
McCullough等人在专利号为4,898,783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隔热和吸音结构,该结构包含阻燃炭纤维的复合材料,该炭纤维弯曲比大于1.2:1 (M)和 10:1(T),其可以用作飞机上的绝缘材料。
Korsgaard等人在专利号为4,567,080的美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机壳的防潮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是由两层隔潮和一层吸水薄膜复合制成。 两层防潮薄膜把吸水薄膜夹在其中。水首先被第一层防潮薄膜阻隔,没有被阻隔住的水被中间的吸水层吸附,通过吸水层的潮气被第二层防潮薄膜阻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强型复合热合薄膜,该增强型复合热合薄膜在使用时不需要添加任何溶剂,耐候性好,由于架桥后具备了不可逆的特性,因而不会受环境温度变化而产生蠕变和发脆,耐水蒸气、耐化学品和耐溶剂等性能优良;同时,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增强型复合热合薄膜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型复合热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酰亚胺薄膜、由聚酰胺纤维编织而成的增强纤维网,所述聚酰亚胺薄膜、增强纤维网之间具有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所述聚酰亚胺薄膜上涂覆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再在该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上铺设增强纤维网,所述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的原料配方由下列重量份组分组成:
聚氨酯树脂Bostick 7412 58份,
交联剂Boscodur 21 2.5份,
催化剂Metacue T-12 2.5份,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G125 1.5份,
丁酮 15份,
甲苯 17份;
所述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的涂布量为5~35克/平方米。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含量为30%,粘度为500 cps。
2、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强纤维网比重为0.006~0.035盎司/立方丈。
本发明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型复合热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58份聚氨酯树脂Bostick7412、2.5份交联剂Boscodur21、2.5份催化剂Metacue T-12、1.5份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G125、15份丁酮、17份甲苯,投入混合料槽中,开动变速搅拌机,在400~600转/分的转速条件下连续搅拌2~3小时;
在搅拌中,液体温度升高到30~40℃,并产生一些气泡,然后停止搅拌,经过过滤处理,即得所述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
将聚酰亚胺薄膜安装在薄膜基材放卷辊上,第一动力牵引轨将聚酰亚胺薄膜从薄膜基材放卷辊上拉出;
流延涂布机将所述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经过供料泵流到流延涂布机的涂布涂头的料槽里,并涂布在聚酰亚胺薄膜上;
安装在增强纤维网放卷辊的增强纤维网,靠自身的重量掉下落在已经有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的聚酰亚胺薄膜上,并被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浸湿后贴合在薄膜上;
载有所述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和增强纤维网的聚酰亚胺薄膜进入烘箱,此超声热合聚氨酯胶粘剂在加热下进行化学反应达到预固化,从液体变成固体将增强纤维网固定在聚酰亚胺薄膜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25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出法成膜PVC层压复合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稀土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