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调风煤粉燃烧器顶置的锅炉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2443.1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1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欢;王民发;郎鹏德;郎凤娥;郎秀荣;孙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邦实创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32 | 分类号: | F23C5/3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调风煤粉 燃烧 器顶置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双调风煤粉燃烧器置顶的U型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行业是我国的耗煤大户,锅炉行业的节能减排对全国能耗降低目标的实现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锅炉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容量的增大和参数的提高,其中燃烧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方面。煤粉燃烧器是锅炉燃烧设备的关键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向炉膛内输送燃料和空气,实现合理的混合与燃烧。随着目前环境污染的压力增大,燃烧器的排放物控制已成为燃烧器性能的重要考察指标。
目前的煤粉燃烧器主要分为直流煤粉燃烧器和旋流煤粉燃烧器两大类,旋流煤粉燃烧器采用前墙布置或前后墙对冲布置的方式,即墙式布置;直流煤粉燃烧器多采用四角布置方式,即燃烧器布置在炉膛的四个角上,形成切圆燃烧。
直流燃烧器四角切圆燃烧导致炉膛出口烟温差偏大,直流燃烧器切圆燃烧要求炉膛接近正方形,随着容量的加大,炉膛的尺寸随之加大。若要保证一二次风良好混合及射流的刚度,这就需要高压的风机,制约了切圆燃烧锅炉的大型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将双调风煤粉燃烧器置于锅炉顶部、燃烧效率高的U型火焰锅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双调风煤粉燃烧器顶置的锅炉,包括炉体和落灰坑,所述落灰坑安装在炉体的底部,炉体的内壁设置有膜式水冷壁,所述炉体内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墙,所述第一隔墙将炉体分隔为燃烧室和废气室,所述燃烧室和废气室的下部相连通,形成第一对烟通道,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设置有双调风煤粉燃烧器,所述双调风煤粉燃烧器的出料口与燃烧室的入料口相连通,所述废气室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隔墙,第二隔墙将废气室分割为左室和右室,所述左室和右室的上部相连通,形成第二对烟通道,所述右室的侧壁底部设置有排烟通道。
其中,所述双调风煤粉燃烧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为输入端,另一端为输出端,所述内二次风道沿着输出端的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内二次风道将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内二次风道的外圈由内及外依次设置有外二次风道和一次风道,所述外二次风道和一次风道均将输入端和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外二次风道和一次风道均为环形通道,所述内二次风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叶片旋流器,所述第一叶片旋流器内的叶片倾角为55°-65°,所述外二次风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叶片旋流器,所述第二叶片旋流器内的叶片倾角为55°-65°。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通道设置在远离左室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左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右室内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旋流器的叶片与内二次风道内的气流流向相切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片旋流器的叶片与外二次风道内的气流流向相切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片旋流器的叶片倾角为55°,或为60°,或为6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叶片旋流器的叶片倾角为55°,或为60°,或为6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将双调风煤粉燃烧器顶置,炉体内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隔墙,炉体通过第一隔墙分为燃烧室和废气室,燃烧室和废气室的下部相通,形成对烟通道,火焰在燃烧过程中呈U型,而且,废气室通过第二隔墙分割为左室和右室,左室和右室的上方相连通,形成了第二对烟通道,使得烟气在炉体内运动时成“S”型,烟气和火焰在炉体内运动时,速度变缓,烟气和火焰的热能与膜式水冷壁的热交换彻底,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实现了煤的清洁燃烧,解决了现有工业锅炉燃烧效率低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而且这种结构解决了前后墙布置中的成本较高、燃烧器的布置受磨煤机台数影响和管道变形不均匀等问题。
二、双调风煤粉燃烧器靠单只燃烧器出口的回流区内高温烟气点火并稳燃的,而且,旋流式燃烧器的二次风送入方式灵活,由于二次风口与一次风口相对独立,相互间排列自由,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当燃用挥发分高的烟煤或褐煤时,可以采用均等配风的布置方式,使得二次风能够及时、充分地供给燃烧室,有利于燃料的充分利用,另外,当燃用挥发分低的贫煤和无烟煤时,可采用一次风集中布置的方式,一次风集中布置,使得煤粉气流的燃烧相对集中,可以提高燃烧区域的局部热负荷和温度,改善着火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邦实创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邦实创节能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2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焚化及废气净化装置及其投料机
- 下一篇:蒸汽发生器下部水平支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