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刮板输送机链轮总成中一种新的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1785.1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7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史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庆丰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71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链轮 总成 一种 密封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综采机械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刮板输送机链轮总成中一种新的密封结构形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生产制造的用于综采装备的刮板输送机设备中,链轮总成是一项重要传动部件。刮板输送机所实现的输煤过程,是靠安装在机头、机尾架中的链轮总成完成,即在电动机通过变速箱的驱动下,带动链轮旋转,并通过链轮旋转带动圆环链及安装在圆环链上的刮板运动实现输煤。链轮总成是由链轮轴,高强度轴承,链轮等部件组成。链轮总成内充满了液态润滑油,起润滑与冷却作用,由于链轮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作时有大量的粉尘和水煤浆飞落在链轮上,因此在链轮总成结构中,必须在相对运动部件的连接部位实施密封,以保证链轮总成的内部与外部隔离,保证润滑油清洁、不流失。
为满足这一工作状态要求,目前国内外刮板输送机的链轮总成中,所设置的密封结构部位,基本上是在链轮总成对称两端的轴端盖与轴承座压盖连接处,和两端的链轮过渡套与轴承座连接处,该密封结构普遍采用的是以“O”型圈为推动力的轴向端面机械密封形式,即由“O”型圈推动由动环和静环产生密封压力,以达到补偿式密封的目的。
但是,这种做法存在一定的缺点。一是在实际工作中,“O”型圈长期处于挤压状态,易出现疲劳变形现象,当“O”型圈一旦出现疲劳变形时,便失去了推动能力,导致密封压力不足;二是由于动环与静环在工作中始终处于相互摩擦运动状态,当长期摩擦运动使得动、静环磨损后,由于“O”型圈疲劳变形导致的推动能力丧失,使得动、静环的磨损量无法实现补偿;三是“O”型圈截面积较小,变形刚度大,即推力与变形量的比值高,即便是短时期内未出现疲劳变形,对磨损后动、静环的微量补偿,也将导致动、静环的轴向推力急剧下降,造成补偿时效;四是受“O”型圈变形刚度影响,在初装时动、静环的轴向推力很难准确控制,同时也为置放“O”型圈的锥型槽的高精度加工要求增加了难度。当以上各因素的任何一项原因造成密封失效时,内部润滑油就会泄露,同时井下工作时的煤粉尘和水煤浆也将进入到链轮传动机构内,从而导致轴承损坏的速度加剧,缩短链轮内的轴承使用寿命和维修周期。因此,密封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链轮总成的产品质量优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链轮总成一种新的密封结构形式,该方式可有效地解决以“O”型圈做为推动力,构成的动环和静环轴向端面机械密封方式所带来的密封失效问题,可做到密封性能稳定,有效寿命期长,动、静环磨损补偿持久、可靠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传统的刮板输送机链轮总成部件中,对链轮密封结构进行改进,将“O”圈推动端面密封环方式,改为动环固定在一个部件上不做轴向运动,而在静环上安装有若干个背压弹簧,使弹簧力始终处于压紧状态的一种新的密封结构形式,从而实现端面密封有效补偿。具体实施办法为:一是在轴端盖与轴承座压盖密封处,将动环以过盈装配形式固定安装在轴端处的轴端盖上,将静环置于轴承座压盖内孔中,静环制作成正面为密封面,背面沿圆周设有若干个盲孔的形式,在若干个盲孔中装入弹簧,弹簧尾端压在镶装在轴承座压盖的端压盘上,静环外圆与轴承座压盖之间为间隙配合,可自由轴向移动实现补偿,并通过密封圈密封隔离;二是在链轮过渡套与轴承座密封处,将动环以过盈装配形式固定在紧靠链轮的过渡环上,将静环置于轴承座紧靠轴承孔径的内孔中,在静环若干个盲孔中装入弹簧,弹簧尾端压在镶装在轴承座内的内压盘上,静环外圆与轴承座的内孔为间隙配合,可自由轴向移动实现补偿,并通过密封圈密封隔离。这种结构可保证随动静环的运动磨损,在弹簧力的推动下,静环向动环方向移动,这种方式可持久的保持,使得动、静环密封面的压力基本恒定不变,从而实现长久密封和有效补偿。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用简单的采用加入密封补偿推力弹簧办法,获取了可靠的密封效果,同时降低了安装调整难度和相关部件加工精度要求,结构简单,且成本略有下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对象的密封结构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轴端盖与轴承座压盖连接处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链轮过渡套与轴承座连接处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轴端盖,2、动环,3、密封圈,4、轴承座压盖,5、静环,6、弹簧,7、端压盘,8、过渡套,9、内压盘,10、轴承座,11、链轮。
图1中所示实施例,在轴端盖(1)与轴承座压盖(4)密封处,将动环(2)以过盈装配形式固定在轴端处的轴端盖(1)上,将静环(5)置于轴承座压盖(4)内孔中,静环(5)制作成正面为密封面,背面沿圆周设有若干个盲孔的形式,在静环(5)盲孔中装入弹簧(6),弹簧(6)尾端压在镶装在轴承座压盖(4)的端压盘(7)上,静环(5)外圆与轴承座压盖(4)内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可自由轴向移动,并通过密封圈(3)密封隔离;在紧靠链轮(11)的过渡套(8)与轴承座(10)密封处,将动环(2)以过盈装配形式固定在过渡套(8)上,将静环(5)置于轴承座(10)的内孔中,在静环(5)若干个盲孔中装入弹簧(6),弹簧(6)尾端压在镶装在轴承座(10)内紧靠轴承的内压盘(9)上,静环(5)外圆与轴承座内孔之间为间隙配合,可自由轴向移动,并通过密封圈(3)密封隔离。这种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当动、静环磨损时,静环将在弹簧力的推动下,向动环方向移动,使得静环密封面时刻压在动环的密封面上,满足密封面压力基本恒定,从而实现长久密封和有效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庆丰;,未经史庆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1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