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声学的汽轮机排汽湿度在线测量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81493.8 | 申请日: | 2014-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平;沈国清;安连锁;刘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9/024 | 分类号: | G01N29/024;G01N2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声学 汽轮机 湿度 在线 测量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轮机排汽湿度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声学的汽轮机排汽湿度在线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蒸汽湿度对汽轮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且蒸汽湿度随负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汽轮机排汽湿度的在线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能够真正用于测量汽轮机排汽湿度的方法有热力学法和光学法。
热力学法的基本原理是从汽轮机排汽中进行取样,处理后使得其从两相流变为单向流。根据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来进行反推计算得到样本湿度。所有的热力学法的精度都受到取样方法以及测量参数精度的影响,且测量过程耗时较长,难以实现在线测量。
光学法测量蒸汽湿度是建立在光的散射原理基础上。当光线穿过湿蒸汽时,湿蒸汽中的水滴会对光线产生散射效应,散射光与透射光均与湿蒸汽内的水滴的分布情况有关。通过测量散射光或者透射光来计算求得湿蒸汽中水滴的直径、数量和蒸汽湿度。光学窗口长期暴露在测量气流中,表面易受污染且难以清除,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汽轮机排汽湿度在线监测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学的汽轮机排汽湿度在线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声波发射模块、声波接收模块、状态监测模块、信号处理模块;
所述声波发射模块包括声卡2、接线盒3、功率放大器4、电动声源5;其中,声卡2与工控机1相连接,同时与接线盒3输入端连接;功率放大器4与接线盒3输出端连接;电动声源5与功率放大器4输出端连接;
所述声波接收模块包括采集卡10、声波传感器6、信号调解器9、接线盒3;其中,声波传感器6与信号调理器9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理器9连接到接线盒3输入端,接线盒3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10连接,数据采集卡10连接到工控机1;
所述状态监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信号调理器9、接线盒3、数据采集卡10;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与信号调理器9的输入端连接,信号调理器9连接到接线盒3输入端,接线盒3输出端与数据采集卡10连接,数据采集卡10连接到工控机1;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工控机1、显示器11;
所述电动声源5、声波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共同构成声学探针,并且安装在汽轮机末级出口处。
所述声学探针为方形管,其轴中心开有一条线缆槽e用于固定电动声源和传感器线缆,其末端前后两面开有方形通孔作为湿蒸汽的流通通道f,湿蒸汽的流通通道f的中部四面均安装有电动声源5和声波传感器6,湿蒸汽的流通通道f的中部上下两面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和压力传感器8;湿蒸汽的流通通道f的入口处为楔形,对流过的湿蒸汽流场影响较小。
所述电动声源5、声波传感器6前加装防水透气膜,以避免电声源和声波传感器受潮损坏。
所述电动声源5及声波传感器6数量不少于两组,声波探针具有多种测量模式。
一种基于声学的汽轮机排汽湿度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步骤1:根据两相流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波动方程、气体状态方程以及经典声学理论,得出声波传播速度与蒸汽湿度的关系如下:
其中,τ为飞渡时间,s;L为测点距离,m;c为湿蒸汽中声波的传播速度,m/s;ρ1为饱和蒸汽的密度,kg/m3;ρ2为饱和水的密度,kg/m3;T为湿蒸汽温度,℃;P为湿蒸汽压力,KPa;u1为P、T对应条件下的饱和蒸汽声速,m/s;u2为P、T对应的饱和水声速,m/s;为湿蒸汽的湿度;对于某个测试对象,当温度和压力已知时,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湿蒸汽的湿度;由上式得出关于湿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系数A、B、C均为相对湿度的计算系数,它们的表达式分别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1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