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车牵引逆变器冷却通风道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0718.8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7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董飞;杜焱森;鲍震;董鹏;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万友专利事务所 21219 | 代理人: | 朱宪高 |
地址: | 11602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牵引 逆变器 冷却 通风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车牵引逆变器冷却通风道,属于铁路机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牵引逆变器是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架控式交流电传动内燃机车有两套牵引逆变器,每套牵引逆变器有三个牵引逆变单元,每套逆变器会将三个逆变单元集成为一个立式逆变柜或直接将两套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组成一个立式逆变柜安装在机车底架上平面上,通过外部或内置风机给逆变器柜内的元器件整体冷却。这就使本来就很有限的机车底架上的平面空间更加紧张。同时,立式逆变器柜是通过风机给柜体内部所有元器件一起强迫冷却,处于风道口远端的元器件受前面的元器件的遮挡,冷却散热效果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节省安装空间的内燃机车牵引逆变器冷却通风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燃机车牵引逆变器冷却通风道,其特征在于由冂形支架及口形风道相叠而成,牵引逆变器的电子器件安装于冂形支架内,所述电子器件的散热器则位于口形风道内。
一种内燃机车牵引逆变器冷却通风道,其特征在于按牵引逆变器中逆变单元的数量设置相应的单元冷却风道,再设置一个一端封闭的中间风道,在中间风道上按逆变单元数量设置侧向通风口,各单元冷却通风道与所述中间风道的侧向通风口对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牵引逆变单元独立化重新排布,使牵引逆变器不再拘泥于只能安装在机车底架上的立柜式结构,其平铺式结构可以安装在机车顶部或其他位置。节约了机车底架上的面积,充分利用了机车空间,增强了机车整体设计的灵活性。也为逆变器和机车的布线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同时中间风道统一供风冷却,使每个逆变单元都充分得到冷却,提高了逆变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了逆变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单元冷却风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牵引逆变器冷却通风道俯视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单元风道,2-口形风道,3-冂形支架,4-电子器件,5-冷却器,6-中间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看附图1,本实施例的单元冷却风道1由冂形支架3及口形风道2相叠而成,牵引逆变器的电子器件4安装于冂形支架3内,电子器件的散热器5位于口形风道2内。单元冷却风道的冂形支架3,不仅承接了上面的口形风道2,也保护了支架内部的电子器件4,同时也是和整个逆变器的大支架组装在一起的手段。
参看附图2,整个内燃机车牵引逆变器冷却通风道,按逆变器中逆变单元的数量设置相应的单元冷却风道1,再设置一个一端封闭的中间风道6,在中间风道6上按逆变单元数量设置侧向通风口,各单元冷却通风道1与所述中间风道6的侧向通风口对接。从中间风道6进风,再从每个单元冷却风道1出风,达到冷却元器件的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0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偏方
- 下一篇:一种开关电源的动态快速响应电路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