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端到端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80511.0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4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殷国甫;颜晓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到端 连接 建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到端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互联网各种应用的兴起,特别是端到端(P2P)的应用,如BitTorrent,eMule,PPStream等,用户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带宽接入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如WiFi,WiMAX,3G/4G等,使得一个用户终端同时具有到目标节点的多条链路。
如何以资源共享的方式,把数据流分发到这多条链路上来提高网络带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路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应运而生。但是对于通信双方均通过子网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拓扑时,通信双方无法建立基于MPTCP的P2P连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端到端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以解决通信双方均通过子网接入互联网的网络拓扑时,通信双方无法建立基于MPTCP的P2P连接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端到端连接建立方法,应用于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网络中,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将本地第一私网地址与远端终端的第二地址建立TCP连接,并在所述TCP连接建立完成后,关闭该TCP连接;
该终端与远端终端建立MPTCP主连接;
该终端通过建立的MPTCP主连接向远端终端发送增加地址报文,并携带通过建立TCP连接获得的第一私网地址的映射公网地址和映射端口;
该终端开启与第一私网地址绑定的本地端口的监听功能,监听远端终端使用第二地址发送给本终端的报文,与远端终端进行三次握手,完成MPTCP子连接的建立。
一种端到端连接建立装置,应用于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网络中的终端上,所述装置包括:建立单元、记录单元和发送单元;
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将本地第一私网地址与远端终端的第二地址建立TCP连接,并在所述TCP连接建立完成后,关闭该TCP连接;与远端终端建立MPTCP主连接;开启与第一私网地址绑定的本地端口的监听功能,监听远端终端使用第二地址发送给本终端的报文,与远端终端进行三次握手,完成MPTCP子连接的建立;
所述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建立单元建立TCP连接时,获得的第一私网地址的映射公网地址和映射端口进行记录;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所述建立单元建立的MPTCP主连接向远端终端发送增加地址报文,并携带所述记录单元记录的第一私网地址的映射公网地址和映射端口。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对于新增地址为私网地址时,需先建立该私网地址与远端终端的地址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并关闭建立的TCP连接;当通信双方终端建立MPTCP主连接后,通过地址增加报文将该私网地址对应的映射公网地址和映射端口发送给所述远端设备,进行三次握手,完成MPTCP子连接的建立。通过该方案在兼容MPTCP的基础上,实现了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终端之间建立MPTCP网络中的P2P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端到端连接建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基于MPTCP的P2P连接的组网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据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端到端连接建立方法,应用于MPTCP网络中,对于新增地址为私网地址时,需先建立该私网地址与远端终端的地址的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并关闭建立的TCP连接;当通信双方终端建立MPTCP主连接后,通过地址增加报文将该私网地址对应的映射公网地址和映射端口发送给所述远端设备,进行三次握手,完成MPTCP子连接的建立。在兼容MPTCP的基础上,实现了位于不同局域网内的终端之间建立MPTCP网络中的P2P连接。
本申请中若使用本地私网地址建立MPTCP子连接时,需将本地该私网地址(如,第一私网地址)与远端终端的地址(如,第二地址,该地址可以为公网地址,也可以为私网地址)建立TCP连接,并在所述TCP连接建立完成后,关闭该TCP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05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访问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进行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模拟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