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不锈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80123.2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5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生;陈礼清;马彪;王治国;刘英伟;孙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徐州胜海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3/04;C21D8/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对 磁导率 不锈钢 热轧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不锈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磁钢(低相对磁导率钢)广泛应用于电力、轨道交通、建筑和军工等领域。典型的18-8型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低磁钢,该低磁不锈钢具有优良的抗氧化、耐腐蚀及良好的低磁性能。但是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的屈服强度只有200~300MPa,同时由于钢中亚稳奥氏体冷变形后容易发生马氏体相变,降低了低磁性能(相对磁导率在1.05以上);因此,开发一种强度高、耐蚀性好、低磁性能稳定优良的低磁不锈钢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不锈钢热轧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合理设计材料的成分,经锻造、热轧及固溶处理,制成力学性能良好,相对磁导率低于1.002的不锈钢热轧钢板。
本发明的低相对磁导率的不锈钢热轧板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含C 0.03~0.08 %,Si ≤0.2 %,Mn 4~10 %,Cr 18~24 %,Ni 10~16 %,Mo 0.6~3 %,Nb 0.05~0.2 %,P ≤0.04 %,S ≤0.04 %,N 0.1~0.5 %,余量为Fe;其显微组织为晶粒尺寸在25~35μm的奥氏体;相对磁导率≤1.002。
上述的低相对磁导率的不锈钢热轧板的屈服强度为450~490MPa,抗拉强度为830~900 MPa,断后伸长率≥45%。
本发明的低相对磁导率的不锈钢热轧板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浇铸成钢锭,其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03~0.08 %,Si ≤0.2 %,Mn 4~10 %,Cr 18~24 %,Ni 10~16 %,Mo 0.6~3 %,Nb 0.05~0.2 %,P ≤0.04 %,S ≤0.04 %,N 0.1~0.5 %,余量为Fe;
2、将钢锭锻造成板坯,锻造温度为1220~1270℃,锻造比为3~6,锻造完成后空冷至室温;
3、将空冷后的板坯加热至1200~1250℃,进行6~8道次热轧,开轧温度为1150~1180℃,终轧温度为880~920℃,总压下量为85~97 %;热轧完成后以10~60 ℃/s的速度冷却至450~700 ℃,再空冷至常温,制成热轧板;
4、将热轧板在1000~1100 ℃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时间为30~50 min,获得低相对磁导率的不锈钢热轧板。
上述方法中,热轧时每道次压下量在20~40%。
上述方法中,以10~60 ℃/s的速度冷却至450~700 ℃是采用水冷进行冷却。
本发明中合金元素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点:
C是奥氏体组织形成元素,也是固溶强化元素;随着C含量的增加,在水淬或空冷情况下,都能得到单一的奥氏体组织;但是高C含量降低了钢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同时增加了铁磁性碳化物析出的倾向,因此,C含量控制在0.03~0.08 %;
N是强烈扩大奥氏体相区、稳定奥氏体的合金元素,N能提高钢的强度但却不显著降低钢的韧性和塑性;N能抑制碳化物的析出,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是保证低磁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低磁性能的元素;但N含量过高则会给钢的冶炼和凝固造成困难,故N含量控制在0.1~0.5 %;
Mn是扩大奥氏体区和强烈地使奥氏体稳定的元素,Mn在钢中大部分固溶于奥氏体中,形成置换式固溶体,使基体得到强化;随着Mn含量的增加, 及马氏体转变温度降低,马氏体相变受到抑制;Mn+N复合合金化能够显著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因此Mn含量控制在4~10 %;
Cr是决定低磁不锈钢耐蚀性的主要元素,能提高基体电极电位,从而显著改善钢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由于Cr是较强的铁素体形成元素,钢中需要添加足够数量的C、Ni、Mn元素以保证得到单一奥氏体组织,从而保证低磁性能,因此Cr含量控制在18~24 %;
Ni是形成和稳定奥氏体组织的主要合金元素,其作用仅次于C和N;Ni能够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显著提高钢的耐腐蚀性,同时可以改善钢的力学性能、加工性和物理性能,因此Ni含量控制在10~16 %;
Mo在钢中一方面能够和C形成碳化物,经过时效处理从基体弥散析出而使钢得到强化;另一方面,Mo还能溶于奥氏体基体中,起到强化奥氏体的作用,并且大大改善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因此Mo含量控制在0.6~3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徐州胜海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北大学;徐州胜海机械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80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