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方法及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9843.7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8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杨积文;康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积文;康斌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泳历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工业 余废热供 热能 方法 移动式 节能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方法及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很多工厂都会产生大量的余废热,直接排放不仅仅影响空气环境、厂区小环境气候,而且造成能源浪费。
这部分余废热如果能够供给日常家庭利用来烧热水或者冬天取暖,能够节约很多资源。但如何利用,如何低成本高效灵活地将这些热能输送到家家户户,则是目前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领域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利用工业余废热供热能的方法及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移动式储热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产生工业余废热的场地聚集工厂余废热的余废热聚集装置,以及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可连接以吸收储热热量的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将热能储存后运输到用户指定位置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放热;
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1以及串联的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输出管1-2、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穿过所述集热装置内部使传热介质吸收集热装置聚集的热能;所述集热装置1-1用于吸收聚集工厂余废热;
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可与传热介质输处管1-2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相连通形成传热介质循环回路。
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配器3,所述传热介质输入管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回收口4,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与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通过所述分配器3和所述回收口4形成所述传热介质循环回路
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出口5-2与所述回收口4之间设置有循环泵。
所述集热装置1与第一个所述分配器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平行且连通的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上与所述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阀门7-1;所述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的两端设置有阀门7-2。
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独立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为一种移动运输设备的一部分或可被移动运输工具移动运输,可储装传热储热介质,其内腔设置有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入口5-1用于与所述分配器3连接,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出口5-2用于与所述回收口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具有传热储热介质罐装口和输出口,用于与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传热储热介质进行交换;
或者,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的外壳由可导热内壳2-1和可拆卸的隔热外壳2-2构成,可移动储热装置2通过所述可导热内壳2-1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热交换;
或者,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内设置由一条独立于与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水循环管道8,所述水循环管道8的入口和出口与用户的需热装置可连接使得所述需热装置中的水管与所述水循环管道8构成水循环流动通道从而使循环水吸收所述可移动储热装置2中储存的热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工业余废热提供热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产生工业余废热的场所设置余废热聚集装置聚集工厂余废热,采用与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可匹配连通的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将热能储存后运输到用户指定位置向用户的需热装置进行放热;
所述余废热聚集装置包括集热装置1-1以及串联的用于输送传热介质的传热介质输出管1-2、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穿过所述集热装置内部使传热介质吸收集热装置聚集的热能;所述集热装置1-1用于吸收聚集工厂余废热;
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可与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相连通形成传热介质循环回路。
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分配器3,所述传热介质输入管1-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回收口4,所述可移动式储热装置2与所述传热介质换热管1-3和传热介质输入管1-4通过所述分配器3和所述回收口4形成所述传热介质循环回路
所述传热储热介质循环管5的出口5-2与所述回收口4之间设置有循环泵。
所述集热装置1与第一个所述分配器3之间设置有与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平行且连通的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所述传热介质输出管1-2上与所述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阀门7-1;所述高温传热介质存储罐6的两端设置有阀门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积文;康斌,未经杨积文;康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98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闸门构造以及自动交易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高转速的支承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