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气味水力浮通排水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9739.8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贺强;许敏;许国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强 |
主分类号: | F16K31/18 | 分类号: | F16K31/18;F16K31/2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立增 |
地址: | 30014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味 水力 浮通排 水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隧道设备,特别是涉及地铁隧道的风井排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隧道在通风换气环控方面,将分散的风亭集中设置,组成风亭组。风亭组一般由1个排风井、1个新风井和2个活塞风井构成。
由于地铁隧道风亭组一般是露天形式,为排除雨水和结构渗漏水以及通风换气的环控需要,各风井分别设置了排水集水坑及其排水提升设备。
在一个风亭组的有限区域内,每个风井分别设置1个集水坑和2套潜污泵设备。4个风井,需设8套潜污泵设备,投资相对较大。
为此,将风亭组的风井集水坑由排水联通管连接,只在一口风井集水坑中设置提升泵。排水联通管将各风井中的集水汇集到设置提升泵的集水坑中,由提升泵将风亭组4个风井集水坑的排水集中排出。
但是,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连接风井的排水联通管,容易使各风井通风换气串味,不能满足通风换气的环控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连接风井的排水联通管,存在容易使各风井通风换气串味、不能满足环控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推出三通管内设置浮通球的水力浮通排水阀装置,在三通管直管下端设置浮通球,横管与排水联通管连接,无排水流入时浮通球依靠自重力堵塞三通管进水口,有排水时浮通球浮起保障排水联通管水流通通畅,实现了各风井集水坑通过排水联通管向设置提升泵的风井中集中排水时,避免各风井通风换气串味,以满足通风换气的环控要求。
本发明涉及的阻气味水力浮通排水阀装置包括内部设置圆形浮通球的三通管,安装在风井集水坑的排水联通管的进水管口上。三通管的直管内设置浮通球,三通管的横管连接排水联通管。三通管直管的上端由法兰堵板封闭,直管的下端连接倒锥型法兰短管。
三通管直管内设置垂直杆,垂直杆上端固定在法兰堵板中心,垂直杆穿过直管内的浮通球,浮通球中心设有直通孔,直杆串通浮通球中心的直通孔,浮通球能沿固定在法兰堵板中心的垂直杆上下滑动。浮通球直径小于直管的直径,大于直管下面连接的倒锥型法兰短管管口直径。
本发明涉及的阻气味水力浮通排水阀装置安装在风井集水坑内,在集水坑无排水流入的情况下,浮通球依靠自身重力压封在倒锥法兰短管的管口内,对管口形成阻塞,阻止了风井与排水联通管的通风换气串味。当集水坑有排水流入的情况下,在排水浮力的作用下,浮通球沿着垂直杆自动移动浮起并离开法兰短管管口,管口阻塞解除,集水坑排水经排水管排出,汇集到一个风井的集水坑中,经提升泵排出。
本装置利用重力与水浮力的作用,即利用水位变化自动开启或者关闭联通装置,既阻止风井通风换气串味达到环保要求,又能使集水坑的集水及时通过排水联通管汇集到一个集水坑中,由提升泵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阻气味水力浮通排水阀装置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2是阻气味水力浮通排水阀装置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法兰堵板 2、三通管
3、直管 4、横管
5、排水联通管 6、垂直杆
7、浮通球 8、法兰短管
D、低水位 G、高水位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涉及的阻气味水力浮通排水阀装置包括内部设置圆形浮通球7的三通管2,安装在风井集水坑中排水联通管5的进水管口上。三通管2的直管3内设置浮通球7,三通管2的横管4连接排水联通管5。
三通管2的直管3上端由法兰杜板1封闭,直管3下端连接倒锥型法兰短管8,直管3内设置垂直杆6,垂直杆6上端固定在法兰堵板1的中心,垂直杆6穿过直管3内的浮通球7,浮通球7能沿固定在法兰堵板1中心的垂直杆6上下滑动,浮通球7的直径小于直管3的直径,大于直管下面连接的倒锥型法兰短管8的管口直径。
本发明涉及的阻气味水力浮通排水阀装置安装在风井集水坑内,当集水坑无排水流入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浮通球7依靠自身重力压封在倒锥型法兰短管8的管口内,对管口形成阻塞,阻止了风井与排水联通管6的通风换气串味。当集水坑有排水流入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浮通球7沿着垂直杆6自动移动浮起并离开法兰短管8的管口,管口阻塞解除;集水坑排水经排水联通管6排出,汇集到一个风井的集水坑中,经提升泵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强,未经贺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97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物燃料装置外取热的烟气返回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