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电流互感器的模拟电信号传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79248.3 | 申请日: | 2014-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2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徐丙垠;贾明娜;王敬华;王俊江;张新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汇电气有限公司;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5/22 | 分类号: | G01R15/22 |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3 | 代理人: | 孙爱华 |
| 地址: | 255049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电流 互感器 模拟 电信号 传输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电流互感器的模拟电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01,开始;
通过温度补偿流程完成温度补偿的装置与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传感头连接,开始工作;
步骤2002,模拟信号输入;
由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传感头向信号发送单元(1)输入模拟电压信号;
步骤2003,电压信号的转换;
由电流互感器高压侧传感头输入的模拟电压信号进入电压转换模块,由电压转换模块将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模拟电流信号;
步骤2004,光信号的转换及发送;
由电压转换模块转换完成的模拟电流信号进入发光管内,驱动发光管发光实现电信号-光信号的转换,然后光信号输送至第一光纤连接器,并由光纤传输至信号接收单元(2);
步骤2005,光信号的接收;
信号接收单元(2)接收到由信号发送单元(1)发出经由光纤传输来的光信号;
步骤2006,光信号的转换;
信号接收单元(2)接收到光信号之后,将光信号由第二光纤连接器输出至光电检测器,通过光电检测器将光信号转换为模拟电流信号,实现光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步骤2007,电流信号的转换;
由光电检测器转换完成的模拟电流信号传输至电流转换模块内,通过电流转换模块将模拟电流信号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
步骤2008,电压信号的温度补偿;
由电流转换模块转换完成的模拟电压信号继续传输至补偿放大模块,由补偿放大模块依据电压补偿放大流程实现模拟电压信号的还原;
步骤2009,结束;
经还原完成的模拟电压信号由补偿放大模块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流互感器的模拟电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01中所述的温度补偿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1,开始;
将装置置于待补偿的温度下足够长的时间,使信号发送单元(1)和信号接收单元(2)的温度稳定;
步骤1002,输入标准信号;
通过信号发生器向信号发送单元(1)输入一个作为标准的原始模拟电压信号;
步骤1003,信号的转换及发送;
由信号发生器发出的原始模拟电压信号在信号发送单元(1)内完成电信号-光信号的转换,并通过光纤将光信号发出;
步骤1004,信号的接收及转换;
信号接收单元(2)通过光纤接收到信号发送单元(1)发出的光信号,在信号接收单元(2)的光电检测器内完成光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并通过电流转换模块得到一个衰减后的模拟电压信号;
步骤1005,衰减系数k的计算;
将得到的衰减后的模拟电压信号与由信号发生器的原始模拟电压信号比较,计算出电压信号幅值的衰减倍数,将该衰减倍数作为该温度下的衰减系数k;
步骤1006,是否已完成所有温度点的温度补偿;
判断是否已完成所有待测温度点的温度补偿,如果已完成,执行步骤1007,否则返回步骤1001;
在进行温度点的选择时,可以根据装置的实际工作环境确定需要补偿的温度范围以及在该温度范围内需要补偿的具体的温度点的数量;
步骤1007,结束;
将所有待测温度点进行完温度补偿之后,将所有温度点下的衰减系数写入CPU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电流互感器的模拟电信号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08中所述的电压补偿放大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01,读取当前温度值,
CPU通过温度传感器读取当前的温度值;
步骤3002,衰减系数的调取;
CPU读取到当前温度之后,根据具体温度值调取相应温度下的衰减系数;
步骤3003,衰减系数的处理;
CPU对前温度下的衰减系数k进行运算,得到一个对应的数字量;
步骤3004,补偿放大模块放大倍数的计算;
通过D/A转换将由CPU计算的衰减系数k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成为一个模拟量的电压信号,并将该模拟量的电压信号作为补偿放大模块放大倍数的控制电压信号;
步骤3005,原始模拟电压信号的放大及输出;
补偿放大模块接收到CPU输送的作为放大倍数的控制电压信号之后,对由电流转换模块转换得到的模拟电压信号进行相应倍数的放大,实现原始模拟电压信号的还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汇电气有限公司;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汇电气有限公司;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92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功功率测量电路
- 下一篇:一种多激光器频率锁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