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挖泥船专用控制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79187.0 | 申请日: | 2014-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0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宏;徐沪萍;徐长生;肖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E02F5/28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孟庆繁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字信号 处理器 挖泥船 专用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控制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挖泥船专用控制器。
背景技术
抓斗挖泥船是目前国际上进行航道疏浚、水底施工挖掘的专用机械设备。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抓斗挖泥船均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控制。挖泥船上的起重机部分通常由操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通过人眼的观察,控制抓斗的开斗、闭斗、起升、下降的操作,在挖泥船进行水下定深挖掘和水底平挖操作时,由于作业区水浑浊无法观察,因此无法保证质量和无法进行平挖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挖泥船专用控制器,可以在抓斗处于水下部分无法通过视频方式进行监视的情况下,控制挖泥船的起升机构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实现对抓斗的控制,使抓斗能够进行平挖。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硬件部分包括工控机(PC)、可编程控制器(PL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太网通讯接口(EI)、串行接口RS232、串行接口RS485、数据采集接口(AD)、信号调理电路(TC)、电源模块(Power)、传感器(Sensor)以及控制按钮和指示灯。工控机(PC)通过以太网接口(EI)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相连,进行数据交换;可编程控制器(PLC)通过串行接口RS-232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相连进行数据传输;以太网通讯接口(EI)、串行接口RS232、串行接口RS485和数据采集接口(AD)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连接;信号调理电路(TC)直接将调理后的信号输入到数据采集接口(AD)再进一步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处理;电源模块(Power)直接将相应的电源信号通过导线连接到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串行接口RS232、串行接口RS485、数据采集接口(AD)、信号调理电路(TC)等电路中。
软件部分通过对抓斗平挖运动学分析和抓斗平挖控制模型理论研究,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交流变频驱动和智能控制算法,最终实现抓斗挖泥船的平挖功能。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以太网采用了标准的用户数据包协议(UDP)、互联网TCP/IP协议。串行接口RS232、串行接口RS485支持可编程控制器(PLC)厂家专用协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感器(Sensor)包括测速编码器和力矩限制器,测速编码器通过键安装在电机轴上,力矩限制器安装在起重机定滑轮轴下。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太网通讯接口(EI)、串行接口RS232、串行接口RS485和数据采集接口(AD)集成在同一个电路板上,然后和信号调理电路(TC)、电源模块(Power)固定在一个专用控制盒中。控制按钮和指示灯均安装在该专用控制盒上面,方便操作和显示相应的状态。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工控机(PC)安装在司机室操作台内,方便操作;可编程控制器(PLC)安装在司机室电气柜中;专用控制盒固定在司机室方便操作的位置。
本发明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核心,在外围分别搭建有以太网接口和串行接口,通过内部控制程序,能够通过外围设计的通讯接口和起重机构的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通讯连接,控制起升机构自动运行,实现自动挖掘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和工控机(PC)进行通讯,接受上位机的控制命令、位置信息以及将控制器检测数据发送给工控机(PC)进行数据实时显示和数据记录。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安装在起重机控制系统中,通过计算,将控制指令通过通讯的方式发送给起重机的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起重机的起升机构按照预定的轨迹运行,实现对抓斗的控制,使抓斗能够实现平挖功能,挖掘后的海床平整度精度达到±10cm的疏浚施工要求。同时,采用标准的通讯接口和可编程控制器(PLC)进行双向数据交换,能够适应国际上多数的可编程控制器(PLC),采用通讯接口与工控机(PC)交换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以太网通讯接口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信号调理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串口通讯接口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91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