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结构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78383.6 | 申请日: | 2014-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1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韧;修士新;杨鼎革;汪金星;齐卫东;薛军;菅永峰;詹世强;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轴向 直线 传播 减弱 机构 振动 结构 方法 | ||
1.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方板(2)、连接件(3)、传动杆(4)、开关支柱(5)、操动机构储能单元(6)和缓冲连接件(7);横梁(1)固定在开关支柱(5)上;方板(2)固定在横梁(1)上;由操动机构储能单元(6)驱动的传动杆(4)穿过横梁(1)和方板(2);操动机构储能单元(6)与方板(2)之间通过相互连接的连接件(3)和缓冲连接件(7)连接;所述缓冲连接件(7)由阻尼材料制成,具有轴向曲折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缓冲连接件(7)为轴对称结构,其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环(71)、第二环(72)、第一环(71)与第二环(72)的连接部分(73);第一环(71)固定连接连接件(3);第二环(72)固定连接方板(2);第一环(71)、第二环(72)和连接部分(73)同轴,中心均设有供传动杆(4)运动通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环(71)、第二环(72)和连接部分(73)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部分(73)为筒状结构或由若干中心对称的柱形结构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环(71)上中心对称设置4、6或8个孔;第二环(72)上中心对称设置有与第一环(71)上数量相等的孔;第一环(71)通过螺栓穿过其上开设的孔与圆筒状连接件(3)固定连接;第二环(72)通过螺栓穿过其上开设的孔与方板(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环(71)的宽度为r,第二环(72)的宽度为R,R>r;第一环(71)上的孔包括中心对称的第一孔(a)和第二孔(b),第二环(72)上的孔包括中心对称的第三孔(A)和第四孔(B);第一孔(a)到第一环(71)内壁的宽度为r1,第三孔(A)到第二环(72)内壁的宽度为R1;连接部分(73)为圆筒状,其壁厚为s,高度为h;其中,
7.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断路器操动机构中振动波传播路径上添加阻尼材料制成的具有轴向曲折结构的轴对称缓冲连接件,改变振动波的轴向传播路径,使得操动机构动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波既有沿轴向传播的路径,又有沿径向传播的路径,增加了振动波沿其径向传播的路径,以减弱断路器操动机构动作所产生振动的影响和振动能量传播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材料为铝合金材料、铜合金材料、碳材料或有机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波的轴向非直线传播减弱操动机构振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振动波在缓冲连接件及其相邻部件间传播时,其进行折射、反射的同时使得振动能量的幅值降低、振动能谱的有效频率范围收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83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合闸装置的电子控制机构
 - 下一篇:一种精神科手术专用头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