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包浇注挡渣用挡渣塞及制备和挡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7503.0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郭达;张学民;姜兴辰;赵圣功;李振;梁景玥;纪瑞东;王尖锐;贾卫东;李俊;李松;刘志民;张晓辉;崔玉华;王玉春;孙翠华;胡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荣红颖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包 浇注 挡渣用挡渣塞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大包浇注挡渣用挡渣塞,其特征在于,由塞头部和塞体部组成,其中:
所述塞体部,位于所述塞头部正下方,与所述塞头部一体成型;
在所述挡渣塞落入大包水口处时,所述塞体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大包水口碗的表面进行点接触,而且所述塞头部与所述大包底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以便于钢水流出而挡住钢渣;
所述挡渣塞的密度控制为4-6g/cm3,而且所述塞头部的重量轻于所述塞体部的重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头部为正六棱柱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渣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六棱柱上下底面的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00-140mm,所述上下底面之间的高度为50-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部为半椭圆体形,所述半椭圆体的尖端远离所述塞头部,所述半椭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塞头部的下底面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渣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椭圆体的长半轴为75-100mm,短半轴为45-6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渣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塞由耐火材料、减水剂和结合剂混合后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渣塞,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为硫钢、粒钢、钢精粉和高铝细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减水剂为柠檬酸钠和/或三聚磷酸钠,所述结合剂为铝酸钙水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渣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塞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粒度为10-30mm的硫钢或粒钢20-26%;粒度为5-10mm的硫钢或粒钢22-28%;粒度为3-5mm的硫钢或粒钢10-14%;粒度小于3mm的硫钢或粒钢8-14%;高铝细粉或钢精粉10-14%;结合剂7-10%;减水剂0.1-0.5%。
9.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挡渣塞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按照配比将各原料依次进行干混和湿混;然后,将混合后的原料装入相应的模具中进行振动压实成型;振动压实成型后的挡渣塞自然放置6~8个小时凝固,然后脱模再自然放置6-8天以便排除游离水分,从而完成挡渣塞的制备;优选地,所述湿混时加入的水量为所述原料总重量的6.5-7.5wt%。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挡渣塞在大包浇注过程中挡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水精炼出站后浇注前将挡渣塞投入到大包内,由此利用大包浇注过程钢水液面下降产生的漩涡流动,使得所述挡渣塞运行至大包水口碗上方并与大包水口碗表面进行点接触,从而完成挡渣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75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