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心理学行为分析的众包欺诈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6503.9 | 申请日: | 2014-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张楷卉;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心理学 行为 分析 欺诈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心理学行为分析的众包欺诈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软件测试、人工智能的内容筛选及机器学习的训练数据标记等领域都有众包的应用。然而众包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仍有众多因素严重影响了众包结果质量,使得众包不能够有效地为任务需求者服务。最终收集来的众包结果含有大量的垃圾数据,需求者不得不浪费众多人力和物力,以解决众包被检测者的欺诈行为带来的后果。现有的一些众包质量控制技术虽然得到了应用但却收效甚微,为了提高众包质量,使得众包得到有效地应用。一种具有检测欺诈行为众包被检测者,并且过滤掉质量较差的垃圾数据的众包欺诈检测方法亟待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一种基于心理学的行为分析方法,引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众包被检测者的行为规律进行判断,通过比较欺诈行为与可靠行为之间的差异,完成众包的欺诈检测。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心理学行为分析的众包欺诈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被检测者对原始数据文档进行工作;
通过时钟控制单元对整个系统的全局进行时间控制,从被检测者着手工作开始计时,当达到预定的时间点时,触发各个单元执行特定功能;根据时钟控制单元记录的工作的时间以及次数,将文档传递至数据分组单元进行动态地分组;
通过数据分组单元根据被检测者对各个文档打分后保持当前状态不变的时间长度以及文档被重复打分的次数,将文档阶段性地分组,并且将达到标准的文档传送到其他单元进行处理;
随着任务的推进,被检测者标签质量控制单元会对所得的文档子集上的反映进行筛选,最后被检测者质量控制单元根据以上结果比对进而检测到被检测者的欺诈行为,发送电信号驱动标记机进行标记。
所述的基于心理学行为分析的众包欺诈检测方法,所述的数据分组单元中包含三个子数据集O、W和T,用于阶段性地存储分组数据,并且不断地把文档定时重新呈献给用户再次工作。
所述的基于心理学行为分析的众包欺诈检测方法,所述的被检测者标签质量控制单元会对所得的文档子集上的反映进行筛选,是依据被检测者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退,并且针对认真程度不同的工作,记忆的清晰程度也同样不同情况,根据被检测者的记忆在工作时间以及多次工作一致程度上的反映,此单元阶段性地对各被检测者所完成任务的标签质量进行评估,并将其与阈值相比较筛选出质量合格的标签。
所述的基于心理学行为分析的众包欺诈检测方法,被检测者标签质量控制单元会对所得的文档子集上的反映进行筛选,是根据所述的时钟控制单元、所述的数据分组单元、所述的被检测者标签质量控制单元的输出数据,综合根据被检测者在各时间段的表现以及完成任务的质量,检测被检测者的欺诈行为,识别并过滤那些不可信的被检测者。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对被检测者重复性工作进行比较,得出质量评判结果,改变以往众包检测的单纯筛选机制,增大了众包检测的适应范围,促进了众包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2.本发明能够通过采用一种基于心理学的行为分析方法,引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众包被检测者的行为规律进行判断,通过比较欺诈行为与可靠行为之间的差异,完成众包的欺诈检测,提高了众包质量筛选的准确度,大幅度的节省任务发起者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本发明技术是一种应用于众包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其创新地将心理学中的艾宾浩斯记忆规律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解决在众包工作中的工人存在欺诈行为的问题。
3.我们参加了国际文本检索会议的众包评测,以评测我们的技术。会议为各个检测参赛单位提供了属于10个主题的2758个网页文件作为测试数据。首先,我们建立了众包平台,令用户依据6个关联性等级对会议提供给我们的测试数据进行打分贴标签。然后,我们将系统检测过滤后的具有标签的数据结果提交给评委。最后,会议利用他们的黄金标准(会议给出的具有标签的数据)对各参赛队伍提交的结果进行评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65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