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流动性塑料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6493.9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饶先花;范树迁;段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61/16 | 分类号: | C08L61/16;C08L81/02;C08L77/02;C08K9/06;C08K7/06;C08K3/04;C08K9/04;C08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吴彬 |
地址: | 40071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动性 塑料 复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高流动性塑料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快速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为“3D打印技术”,是当前受到高度关注的新制造技术,与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一起被称为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SLS)是3D打印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SLS工艺是一种基于离散/堆积成形原理,集计算机、数控、激光和新材料等新技术为一体,有选择地对金属或非金属粉末材料进行烧结来快速制备产品。聚合物SLS技术烧结所需的激光功率小、不受零件形状复杂程度的限制,可精确快速还原设计理念,能直接加工成型近致密零件、功能测试件,完全突破了传统制造技术的限制,在近年来获得快速发展。在SLS工艺中,要实现高烧结精度,要求聚合物材料能被制成平均粒径在10-250um之间的球形粉末材料,这样的材料流动性好,松装密度高。
塑料成型所用能源为CO2激光,成型过程中利用激光高能光速对材料有选择地扫描,粉末材料吸收的激光能量通过激光光子与粉末材料内部的基本能量粒子进行相互碰撞,使材料吸收光能后温度升高,将能量在极短的瞬间内转化为热能并逐渐向内部传递;具有足够功率密度的激光束快速加热材料表面,使其达到想变温度并熔化,融化后热量在粉末中传递;但材料内部却基本保持冷却状态,这主要是由于激光束发出的能量并不能完全被塑料材料吸收,还有部分光能被材料表面反射掉,导致辐射到材料表面的激光功率密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末流动性强、激光能量吸收效率高的塑料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流动性塑料复合粉体材料,该复合粉体材料包括塑料基体材料与纤维增强组分;所述塑料基体材料为聚丙烯PP、ABS、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芳醚酮、聚醚砜、聚苯硫醚及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塑料基体材料的粒径大小为10~250μm;所述纤维增强组分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矿物纤维、芳纶纤维、陶瓷纤维及硼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纤维增强组分的添加量为0.01~30%,体积分数为0~40%。
进一步,所述纤维增强组分为经过偶联剂改性的纤维增强组分或未经过偶联剂改性的纤 维增强组分。
进一步,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铬络合物偶联剂及锆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纤维增强组分的体积分数为10~20%。
进一步,所述纤维增强组分的添加量为5~10%。
进一步,所述复合粉体材料的粒径大小为10~250μm。
进一步,所述复合粉体材料的粒径大小为40~100μm。
进一步,所述复合粉体材料内的纤维长度与复合粉体材料的粒径之比为0.8~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高流动性塑料复合粉体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纤维增强组分,进行纤维增强组分的偶联剂改性,改性过程为:将纤维增强组分溶于5~10倍的乙醇与偶联剂混合液中,然后加热3~5小时,除掉混合液,烘干,获得经过改性的纤维增强材料;(2)利用高速混合机将纤维增强材料与塑料基体材料混合,获得复合粉体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对塑料粉末基体添加纤维增强组份来制备复合粉体材料,不仅增加了塑料粉末的流动性及激光能量吸收效率,巧妙地解决了塑料粉末材料流动性差问题,还提高了粉末的堆积密度,增强了烧结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热稳定性,材料的收缩率降低,制件的尺寸稳定性提高,材料来源广泛,制备过程简单,效果十分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流动性塑料复合粉体材料,该复合粉体材料包括塑料基体材料与纤维增强组分;所述塑料基体材料为聚丙烯PP、ABS、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芳醚酮、聚醚砜、聚苯硫醚及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纤维增强组分为玻璃纤维、碳纤维、矿物纤维、芳纶纤维、陶瓷纤维及硼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塑料基体材料的粒径大小为10~250μm,复合粉体材料的粒径大小为10~250μm,纤维增强组分的添加量为0.01~30%,体积分数为0~40%。
本实施例中的纤维增强组分为经过偶联剂改性的纤维增强组分,改性后的纤维增强组份可以提高塑料基体材料的能量吸收效率,提高比例为3%~10%。其中,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铬络合物偶联剂及锆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6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