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求和偏差及STC控制的雨雪干扰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5937.7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何奎;唐浩;彭祥龙;张翼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36 | 分类号: | G01S7/3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求和 偏差 stc 控制 雨雪 干扰 抑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移动求和偏差及STC控制的雨雪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雨雪干扰抑制工作参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导航雷达目标检测的量程、雨雪干扰抑制的工作模式、强度及增益;
步骤2: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导航雷达目标检测的量程,得出回波数据的距离分辨率,距离分辨率的计算公式为:
;
式中,表示距离分辨率,表示当前作用量程,表示距离单元数,由前端信号处理得到;
步骤3:根据步骤1中确定的雨雪干扰抑制增益,得出移动求和偏差数据长度,其计算公式为:
;
式中,表示移动求和偏差数据长度,表示雨雪干扰抑制增益,表示雨雪干扰抑制强度,round()为四舍五入运算符,得到整数值;
步骤4:计算每一个回波数据的归一化移动求和偏差系数,其中第i个回波数据的归一化移动求和偏差系数为D(i),;
步骤5:利用计算得到的归一化移动求和偏差系数对每一个回波数据进行加权得到新的回波数据幅度,其中第i个回波数据的加权计算公式为:
;
式中,S(i)表示第i个回波数据的原始幅度,表示第i个回波数据新的幅度,;
步骤6:计算每一个回波数据对应的STC加权值,其中第i个数据的STC加权值STC(i)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式中,log10(.)为10为底的对数运算符, 为最大作用量程,a为增益间距,b为对数运算倍数, ;
步骤7:判决比较完成雨雪干扰抑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求和偏差及STC控制的雨雪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为:
(41)首先计算整个回波数据的原始幅度总和:;
式中,表示回波数据原始幅度总和,表示第i个回波数据的原始幅度;
(42)根据步骤3的移动求和偏差数据长度,计算每一个回波数据的移动求和值,其中第i个回波数据的移动求和值的计算公式为:
;
其中,表示第i个回波数据原始幅度的移动求和值,表示第n个回波数据的原始幅度;
(43)得到每一个回波数据的移动求和偏差系数,其中第i个回波数据的移动求和偏差系数为,其计算公式为:
;
(44)再对每一个回波数据的移动求和偏差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移动求和偏差系数,其中第i个回波数据的归一化移动求和偏差系数为D(i),其计算公式为:
;
其中,,是由每一个回波数据的移动求和偏差系数组成的向量,max()为最大值运算符,表示取向量中的最大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移动求和偏差及STC控制的雨雪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的具体过程为:
(71)利用新的回波数据幅度向量进行CFAR算法检测(),得到每一个回波数据的检测门限,其中第i个回波数据的检测门限为T(i)(),其公式可表示为:
;
其中,Z(i)为CFAR检测算法确定的第i个数据的判决值,为对应检测算法虚警概率形成的标称因子,具体数值确定方法可参考书籍《雷达手册》和《雷达自动检测与恒虚警处理》;
(72)利用步骤6得到的STC加权值对每一个回波数据的检测门限进行加权,其中第i个回波数据的检测门限T(i)的加权计算公式为:
;
(73)最后通过比较新的回波数据的幅度值S_new(i)和检测门限的加权值T_new(i),完成雨雪干扰抑制的比较判断,其中第i个新的回波数据幅度的判决比较公式为:
;
其中Res(i)为第i个数据的判决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59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