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进料混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5578.5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顾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湘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33;F23G5/1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进料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焚化炉设备,尤其是带有控制单元的多重进料混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环保概念的兴起,家庭废弃物、事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现在多半以焚烧方式处理以减量并减少污染。
目前,焚化炉通常只处理单一型态的废弃物,但是这样有一些缺点,例如对于发热量低的废弃物,通常需要引入燃油作为燃料,以提升整体的燃烧效率,且达到分解的效果,但是这样却有能源浪费及不环保的问题,另外,对于体积较大的废弃物,由于分布不均,容易发生炉内温度不均,燃烧效率不佳,而对于燃烧温度过高的区域,容易使得流体化床、砂床或是炉壁上产生玻璃质或氧化物的结块,这可能发生堵塞而使得后续的温度控制更加困难,当结块造成输送困难,或是燃烧效率过低时,必须停炉维修,这都会导致事业废弃物长时间无法处理,且维修成本及停工导致的成本相当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重进料混烧设备,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者是多个。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重进料混烧设备,包含:焚化炉,设有控制单元;废溶剂模块,包含废溶剂储存槽以及输送泵组,输送泵组设置于焚化炉与废溶剂储存槽之间;污泥模块,包含污泥储存槽以及污泥泵,污泥泵与污泥储存槽连接;固态废弃物模块,包含固态废弃物储坑、粉碎器以及集料输送器,粉碎器与固态废弃物储坑连接,集料输送器与粉碎器以及污泥泵连接;控制单元与输送泵组、集料输送器以及污泥泵电气连接。
本发明一种多重进料混烧设备,利用发热量不同的废弃物控制比例以进行混烧,而稳定炉内温度,并能达到燃烧的较高效率,以降低辅助燃油的使用量,同时达到炉内温度分布均匀的效果,避免焚化炉的炉壁、砂床结块的问题,而达到节省维护成本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废溶剂模块还包含雾化器,雾化器设置于输送泵组与焚化炉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态废弃物模块还包含废水槽,废水槽与固态废弃物储坑及焚化炉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含辅助燃油模块,辅助燃油模块包含辅助燃油储存槽、输送单元以及汽化设备,输送单元与辅助燃油储存槽连接,汽化设备与输送单元及焚化炉连接,控制单元与输送单元电气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粉碎器为多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重进料混烧设备的单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多重进料混烧设备1包含废溶剂模块10、固态废弃物模块20、污泥模块30以及焚化炉40,废溶剂模块10连接焚化炉40,用来将废溶剂引入焚化炉40中,污泥模块30与该固态废弃物模块20连接,而该固态废弃物模块20连接污泥模块30及焚化炉40,用以将共同处理后之污泥及固态废弃物引入焚化炉40中。
废溶剂模块10包含废溶剂储存槽11以及输送泵组13,废溶剂储存槽11储存废溶剂,输送泵组13设置于焚化炉40与废溶剂储存槽11之间,输送泵组13将废溶剂输送至焚化炉40中,废溶剂模块10还包含雾化器15,雾化器15设置于输送栗组13及焚化炉40之间,雾化器15将废溶剂雾化后再通入焚化炉40中。
固态废弃物模块20包含固态废弃物储坑21、2个粉碎器23、集料输送器25,固态废弃物储坑21储存固态废弃物,固态废弃物可以为医疗废弃物、事业固态废弃物、家庭废弃物等。粉碎器23与固态废弃物储坑21连接,当固态废弃物储坑21中的固态废弃物排出时,将固态废弃物粉碎为细小状废弃物粒子,以增加表面积而促进燃烧效率。集料输送器25与粉碎器23以及污泥模块30连接,收集粉碎器23处理后的废弃物粒子以及污泥,将共同处理后的污泥及废弃物粒子引入焚化炉40中。固态废弃物模块20还包含废水槽27,废水槽27与固态废弃物储坑21及焚化炉40连接,收集固态废弃物储坑21渗出的废水,并直接引入焚化炉40中。
污泥模块30包含污泥储存槽31以及污泥泵33,污泥储存槽31储存污泥,污泥泵33与污泥储存槽31连接,污泥泵33输送污泥至集料输送器25中。
焚化炉40的控制单元45,与输送泵组13、集料输送器25以及污泥栗33电气连接,控制单元45控制该输送栗组13、集料输送器25以及污泥泵33的开启与关闭,还可以控制整体的进料量,并同时监控焚化炉内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湘,未经顾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55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具进气管防尘装置
- 下一篇:新型割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