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4794.8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8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朱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1/074 | 分类号: | F16K11/07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气库 制冷机 回转 | ||
1.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包括阀体、两对阀芯、阀轴(5)及电机,所述的阀芯由静子与动子配合形成,两对阀芯的静子分别连接在阀体内部的两端,动子分别压在静子上,形成密封面,所述的静子与动子上分别开设有不同接口,这些接口均位于密封面上,静子上的接口与外部气库、脉管连通,阀体上设有集气室(14)与阀室(13),所述的阀轴(5)设在阀体内,并与两对阀芯的动子在径向固定连接,轴向自由,所述的电机与阀轴(5)连接,带动阀轴(5)及阀轴(5)上的动子转动,转动过程中,动子上的接口与静子上的接口闭合或错开,控制着脉管与外部气库的连通与否,也控制着回热器与高低压气源的连通与否;其特征在于,两对阀芯的动子与阀轴(5)之间分别形成平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其特征在于,这两个平衡腔均通过阀轴(5)上的孔与不同于阀室(13)内压力的气体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阀室(13)的压力为高压时,平衡腔的压力为低压,或者,
当所述的阀室(13)的压力为低压时,平衡腔的压力为高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对阀芯为气库阀阀芯与高低压气源阀阀芯,气库阀阀芯由气库阀静子(3)与气库阀动子(4)组成,所述的气库阀动子(4)压在气库阀静子(3)上,形成气库阀密封面(31);高低压气源阀阀芯由高低压气源阀静子(7)与高低压气源阀动子(6)组成,所述的高低压气源阀动子(6)压在高低压气源阀静子(7)上,形成高低压气源阀密封面(61);
所述的阀轴(5)包括高低压气源阀平衡轴(51)和气库阀平衡轴(52),所述的高低压气源阀平衡轴(51)与高低压气源阀动子(6)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12),所述的气库阀平衡轴(52)与气库阀动子(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522);所述的高低压气源阀平衡轴(51)与高低压气源阀动子(6)之间形成高低压气源阀平衡腔(511),所述的气库阀平衡轴(52)与气库阀动子(4)之间形成气库阀平衡腔(5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低压气源阀平衡腔(511)与气库阀平衡腔(521)的大小可由所述的高低压气源阀平衡轴(51)和气库阀平衡轴(52)直径不同而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库阀动子(4)与高低压气源阀动子(6)均设在阀室(13)内,且气库阀动子(4)与高低压气源阀动子(6)之间设有提供预压力的弹簧(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由左阀体(1)与右阀体(2)密封连接形成,所述的左阀体(1)上设有回热器接口(11)与高压气体入口(12),该高压气体入口(12)与阀室(13)连通,所述的右阀体(2)上设有中压气库接口(21)、高压气库接口(22)、脉管接口(23)及低压气库接口(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库阀静子(3)安装在右阀体(2)内,气库阀密封面(31)上设有与中压气库接口(21)相通的气库静子中压气库接口(321)、与高压气库接口(22)相通的气库静子高压气库接口(322)、与脉管接口(23)相通的气库静子脉管接口(323)、与低压气库接口(24)相通的气库静子低压气库接口(324);
所述的气库阀动子(4)上设有气库动子接口(41),气库动子接口(41)为一个气流槽,和气库静子脉管接口(323)一直相通,随着气库阀动子(4)转动,气库动子接口(41)分别与气库静子高压气库接口(322)、气库静子中压气库接口(321)或气库静子低压气库接口(324)闭合或错开,控制着脉管与外部气库的连通与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47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