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制后尾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4518.1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0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10 | 分类号: | B60J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06 | 代理人: | 方志炜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制后尾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汽车的车身后部开口处的后尾门,特别是涉及一种掀背式的树脂制后尾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轻量化为目的推进车身的树脂化,关于设置于汽车的车身后部开口处的后尾门的树脂化时的各种课题也在被研究。作为对后尾门进行树脂化时的问题点,由于与金属板相比刚性较低,耐冲击方面也较弱,因此在因后面撞击等而自车辆后方作用有冲击负荷的情况下,存在面板分断的隐患。
作为加强及后面撞击对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金属板加强件从铰链部经由窗框部延伸至腰线之下,并且用线缆连结上端的铰链部与下端中央的锁体部。但是,铰链周边暂且不说,若将金属板加强件延长至支柱部或腰线之下,则重量增加,对轻量化、成本削减的贡献变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9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依赖于金属部件地确保刚性和耐冲击强度并有利于轻量化和成本削减的树脂制后尾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具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后尾门(1),其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并可开闭自如,在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2)和内板(3)的上部设有窗开口(10)该外板的周缘部(21)、内板的周缘部(31)和上述窗开口的周缘部(20、30)接合为一体,形成上述窗开口的上边的上端部(11)通过铰链(5)连接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位于固定在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处锁体(6)安装于上述内板的下端部(14)并且锁体与锁扣可卡合或脱离,在上述外板与上述内板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上述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线缆和/或线束,该线缆和/或线束连结上述上端部(11)与上述窗开口以下的主体部(13)的线缆和/或线束(7),该树脂制后尾门的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窗开口的左右两边的支柱部(12)处的任意一处上,上述内部空间的上述内板侧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上述支柱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突出于该内表面的一对肋(33),在上述一对肋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通路(33c),并且,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
发明的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像上述那样构成,因此沿着支柱部突出设置的一对肋、配置在由该肋形成的通路内的线缆和/或线束以及沿着该通路嵌入成形于内板的截面内的强化用长纤维共同作用而构成了支柱部的加强构造,从而能够避免重量增加,并且能够可靠地加强对于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来说成为刚性上的弱点的支柱部,在防止后尾门整体的变形、断裂方面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取代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的结构,或者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33b)。在该技术方案中,沿着支柱部配置于通路内的线缆和/或线束被粘接剂固定,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加强构造,与上述相同地能够避免重量增加,并且能够加强支柱部,在防止后尾门整体的变形、断裂方面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内板的上述主体部(13)的下部形成有上述锁体的收纳部(15),上述锁体的收纳部包括自上述内板的内表面立起并设置于上述内部空间内的纵壁部(51),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7)的上述通路(33c)包括从上述支柱部的下侧到上述纵壁部的第2通路(34c、35c),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第2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4f、35f),在该技术方案中,形成从卡合于车身侧的锁体的周边经由支柱部到上端部的加强构造,在抑制由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造成的锁体周边的断裂的方面是有利的。
另外,取代在上述第2通路内嵌入成形强化用长纤维,或者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第2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在该技术方案中,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上述通路(33c)还包括第3通路(33c),该第3通路(33c)从上述支柱部(12)的上侧到上述上端部处的上述铰链(5)的安装部,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第3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在该技术方案中,形成从铰链的安装部、即向车身侧连结的连结点经由支柱部到锁体周边的加强构造,在抑制由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造成的锁体周边的断裂的方面是更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4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纸箱压痕装置
- 下一篇:水压机水压气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