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型盖板上部设置不锈钢板的检查井盖板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4183.3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7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梁朝安;刘芳;肖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3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盖板 上部 设置 不锈钢板 检查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沟检查井盖板,尤其用于对盖板表面景观要求较高及安全性能较高的各类检查井盖板和电缆沟盖板。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大型广场、公园、商业步行街等越来越多,人们对这些设施景观的布置和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地下管线、管沟的混凝土检查井盖板却与周边地面大理石道板、木地板等现代化的景观布置很不协调,但是又不能缺少这些提供便利和各种功能的管线及管线必须附属的检查井盖板。
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是钢筋网片绑扎完成后,拼装模板,再浇筑混凝土预制而成,由于模板安装的尺寸偏差、振捣混凝土时模板变形和拆模等均会造成盖板变形、侧面不平整或棱角破损,再加上二次搬运盖板,更容易造成棱角破损,直接影响盖板的质量和观感质量。这种盖板由于强度不足,荷载受力后,起初是混凝土盖板弯曲变形出现裂缝、盖板棱角破损,接着是混凝土脱落、钢筋裸露,最后是盖板整体破坏坍塌,给行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加强型盖板上部设置不锈钢板的检查井盖板,既可以提高盖板的抗弯折能力,又可以在盖板上镶嵌与盖板周边铺装相同的材料,使检查井检修方便,而且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满足景观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强型盖板上部设置不锈钢板的检查井盖板,包括设置在检查井墙壁上沿用于放置混凝土盖板的台口预埋的角钢,混凝土盖板侧面设置槽钢包边,槽钢与钢筋网片整体焊接,混凝土盖板两端各设置一个用于移动混凝土盖板的拉手,在所述混凝土盖板顶上设置一层不锈钢盖板,在所述不锈钢盖板的四周焊接上翻的不锈钢角钢与所述的不锈钢盖板连接成整体,在所述不锈钢角钢上焊接四片用于吊装的带孔三角不锈钢板。
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本发明技术,浇(砌)筑检查井时,在检查井墙壁上沿浇筑放置混凝土盖板的混凝土台口,在浇筑前预埋焊接有铁支腿的角钢,角钢可有效保护检查井上沿台口的阳角。混凝土盖板预制时,混凝土盖板的钢筋网片固定更加准确方便,采用的槽钢包边代替原来的模板,可以防止由于混凝土振捣所造成的盖板变形和搬运时棱角破损,盖板质量及使用性能更好。设置的两个拉手可以方便搬运和检修时移动盖板,工作效率更高。在混凝土盖板上设置了不锈钢盖板,就可以在不锈钢盖板上镶嵌与盖板周边铺装相同的材料,满足景观要求。检查井检修时,不锈钢盖板及其以上的铺装材料可以整体吊装,省去了拆除、重新铺设的工序,节省了材料、人工。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检查井及盖板剖面图。
附图2为本发明盖板节点详图。
附图3为本发明混凝土盖板平面图。
附图4为本发明混凝土盖板竖向断面图。
附图5为本发明混凝土盖板拉手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单块不锈钢板盖板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连续不锈钢板盖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混凝土盖板(2)、槽钢(21)、拉手(23)、不锈钢板(3)、带孔三角不锈钢板(33)。
在检查井(1)墙壁上沿浇筑放置混凝土盖板(2)的混凝土台口,在浇筑前预埋焊接有铁支腿(111)的角钢(11),角钢可有效保护检查井台口的阳角。
放样切割槽钢(21),在转角处相交的槽钢腿切割成450角,然后把混凝土盖板(2)三个侧面的槽钢(21)焊接成整体,绑扎钢筋网片(22),钢筋端头与槽钢(21)连接,最后用槽钢(21)封闭混凝土盖板最后一个侧面。在预制混凝土盖板(2)时,预留拉手(23)的预留孔,预留孔采用PVC塑料管(234)预埋在混凝土中,预留槽口(235),用于混凝土盖板(2)平放时拉手(23)的放置,使拉手(2)与混凝土盖板(2)在同一平面上。拉手(23)由圆形螺杆(231)、螺母(232)及铁板垫片(233)组成,待混凝土盖板(2)养护完成后,在使用前可穿入拉手(23),以方便移动混凝土盖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4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