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的反推叶栅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3556.5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9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东;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3/00 | 分类号: | B64D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反推叶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的反推力装置,尤其涉及航空发动机的反推叶栅。
背景技术
为缩短飞机着陆滑跑距离,几乎所有的民用飞机都采用反推力装置来进行减速,相对于采用轮刹车装置减速,反推装置能够缩短飞机着陆距离缩短近65%。反推力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使发动机中正常气流流动方向发生大于90°的折转,从而在与正常推力相反的方向上产生推力,从而达到使飞机减速的目的。一般来讲,由于气流的折转不可能达到180°,反向推力大约是正推力的30%左右。
反推力装置根据产生反推力的机构大致可分为叶栅式反推力装置、折流门式反推力装置和靶式反推力装置,这三种反推力装置各有优缺点,其中叶靶式反推力装置结构和运动机构简单,但重量较大且气动和热载荷较大,一般在涡喷发动机或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中采用;折流门式反推力装置结构机构相对简单,但反推效率相对较低;叶栅式反推力装置反推效率最高,但结构相对复杂,是目前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主要采用的反推形式。CN 102877382 A针对叶栅式反推力装置提供一种新的反推移动罩设计方案,当反推力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反推移动罩不是沿轴向滑动而是径向展开以此增加迎风面积从而增加反推力和反推效率。CN 102753808 A通过在反推力装置的下游设计一个通气导管,从而降低了反推力装置和发动机短舱的外廓尺寸。CN 102865156 A提供了一种利用公共作动器的可变面积喷管与反推力装置的方案,利用反推力装置的作动系统完成对喷管出口面积的调节,即实现了反推机构的作动又可以实现发动机对喷管出口面积调节需求。US 6434927 B1提供一种叶栅可移动式的反推力装置方案,当反推处于关闭状态时,反推叶栅固定部分和可移动部分处于同一轴向位置,当反推打开时,叶栅可移动部分随阻流门往后移动,该方案减少了 叶栅的轴向布置空间,使得发动机更加紧凑,有利于减重。CN 201245246 Y提供了一种伞状反推叶栅方案,并采用非金属材料,降低了反推力装置的重量。总体上,发动机带有反推力装置后,会造成重量的大幅增加,其重量约占发动机短舱重量的30%左右,这必然会增加发动机乃至整个飞机的燃油消耗量,因此在保证反推力装置具有足够反推效率的同时,降低其重量是反推力装置设计的关键。US 6029439提供了一种安装导流装置的方法,通过在反推打开状态气流转折剧烈的部位安装导流叶片,提高反推效率。
上述各项现有技术从各种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反推力装置的改进,充分说明了反推力装置的重要性以及改进反推力装置的迫切性。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指认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为稍后给出的更加详细的描述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反推叶栅,包括:多个叶片,该多个叶片绕该航空发动机的圆周沿轴向彼此间隔地排列开,每个叶片包括入口片段和出口片段,该多个叶片中的至少一部分叶片上设有通孔,通孔入口位于出口片段的叶盆上而通孔出口位于出口片段的末端端面或叶背上。
在一实例中,其特征在于,沿航空发动机轴向,该多个叶片当中靠前端的一部分叶片上设有通孔,而靠后端的另一部分叶片上不设有通孔。
在一实例中,该多个叶片中的所有叶片上都设有通孔。
在一实例中,通孔的入口段与叶片的出口片段之间具有开孔夹角α,在航空发动机轴向上,该至少一部分叶片中各叶片的通孔的开孔夹角α各不相同。
在一实例中,沿航空发动机轴向,在从前向后的方向上,该至少一部分叶片中各叶片的通孔的开孔夹角α逐渐增大。
在一实例中,通孔的开孔夹角α小于等于30°。
在一实例中,对于该至少一部分叶片中的每个叶片,在叶片的叶高方向上排列有多排通孔入口,每一排通孔入口沿叶片的叶宽方向。
在一实例中,该多排通孔入口分布于出口片段的叶盆上从靠近入口片段处起至六分之一叶高的区域上。
在一实例中,在叶片的叶高方向上位于中间部分的通孔大于上下两边部分的通孔。
在一实例中,通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在叶片的叶高方向上位于中间部分的通孔的孔径介于2mm-3mm的范围内,上下两边部分的通孔的孔径介于1mm至2mm的范围内。
在一实例中,通孔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在一实例中,每两排通孔入口之间对准排列或交错排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3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