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制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73133.3 申请日: 2014-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4208081A 公开(公告)日: 2014-12-17
发明(设计)人: 宋丽妞;宋丽平;马瑜瑾;姜宏卫;王朝娟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分类号: A61K31/7036 分类号: A61K31/7036;A61P39/02;A61P1/02;A61K31/573;A61K31/167
代理公司: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代理人: 陆君
地址: 471003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白草枯 所致 口腔粘膜 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口腔疾病治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制剂。 

背景技术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克芜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其中毒及治疗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是一种毒性很强的农业用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作用。近年来随着百草枯的广泛应用,百草枯中毒的患者越来越多,大多数由于误服或自杀口服引起中毒,百草枯具有腐蚀性,口服中毒后患者的口腔、舌部、咽喉部、食道和胃粘膜均可造成溃疡、渗血、疼痛,表面形成一层荚膜,极易感染。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率高、且患者神志清楚、情绪极不稳定。口腔溃疡疼痛难忍、口腔黏膜粘连,患者不敢张口进食,对治疗失去信心,不配合治疗。 

到目前为止,针对化疗口腔炎预防的方法主要是 :含漱 0.8% 别嘌呤醇溶液(配制方法为别嘌呤醇片 2 克研磨成粉末+生理盐水 250 ml);含漱方法为 3 次 /d、20 ml/ 次、含漱3~5 min,含漱时间为三餐后冷开水漱口后,从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总有效率偏低,大概维持在 60%左右。 

申请号为00136007.8,公开号为1312068的中国专利文献,名称为一种防龋消炎口腔用制剂,由氟化物、盐酸洗必泰、苏打、次碳酸铋构成组方,主要作用是杀死和抑制口腔中存在的致病菌,消除口腔黏膜炎症,使口腔环境偏向弱碱性,中和口腔内酸化物,对龋齿及过敏症进行有效的防治,制成漱口液、口胶剂型。但是没有提到对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有何种效果,制剂的临床试验效果也有待考证。 

申请号为200610012661.1,授权公告号为CN 101066298 B的中国专利文献,名称为一种治疗口腔粘膜炎的中药散,由人中白、青黛、儿茶、冰片等重要原料等制成,但是只适用于直径在1~3毫米的常见小溃疡,不适用对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制剂。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制剂,其具体成分为:0.9%氯化钠1份为250ml,2%利多卡因1份为0.16g,地塞米松1份为0.005g,庆大霉素1份为0.08g。

一种治疗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制剂的使用方法,分别取0.9%氯化钠,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庆大,各一份,混合搅拌均匀即为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制剂,患者白天每2小时含漱一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氯化钠符合生理浓度,无刺激,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物,迅速有效地减轻疼痛,减轻患者痛苦,从而促进食量,增加营养,保证营养的平衡,促进创面愈合,增强患者抵抗力。庆大霉素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达到抗感染的目的。地塞米松具有抑制感染、抑制免疫的作用。该混合液配方更加有效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口腔损伤,促进了炎性反应的治疗。应用于口腔黏膜炎患者,有止痛、抗感染之功效。有研究发现地塞米松含漱液能明显减轻百草枯中毒所致口腔粘膜损伤,且越早越好。但地塞米松含漱液成分单一,有局限性。采用地塞米松与2%利多卡因相配伍使用,增加了单独叠加使用的疗效,该药具有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口腔粘膜损伤,减轻疼痛、抗感染、抑制免疫的作用。方式选用含漱给药,让患者白天每2 h含漱1次,避免局部给药时的刺激,减轻痛苦,频繁漱口能够使口腔湿润,清除大块残渣及坏死组织、分泌物减少,减少牙斑菌,促进口腔的自洁作用。该漱口液价格低廉,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选择0.9%氯化钠1份为250ml,2%利多卡因1份为0.16g,地塞米松1份为0.005g,庆大霉素1份为0.08g。分别取0.9%氯化钠,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庆大,各一份,混合搅拌均匀即为白草枯所致口腔粘膜炎制剂,患者白天每2小时含漱一次。 

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至2013年收治百草枯患者共68例,其中男31例女37例,年龄16-27岁。就诊时间在口服或口含后3-48小时。其中7例因口服量大,产生呕吐、头晕等轻微副作用。 26例口含未吞服的患者2周内治愈出院,35例10天后治愈或好转或以多器官为结局出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3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