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72932.9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1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田京雷;许磊;黄世平;李立业;刘宏强;李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5/06 | 分类号: | C22B25/06;C22B25/02;C25C1/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陈长庚 |
地址: | 0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锡 回收 用精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属于锡回收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镀锡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弗洛斯坦镀锡法(PSA),早期PSA型镀锡溶液采用可溶性的锡阳极进行电解,但容易产生镀液过剩外排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现在镀锡过程中大都使用不溶性阳极,电镀过程中从外部向溶液中补充锡离子。目前溶锡过程大都采用通氧溶锡的方法,溶锡过程通常在锡溶解槽内完成,锡溶解槽的上方有锡粒容器,打开锡粒投入阀,将定量的锡粒投入到溶锡槽,然后由供液泵将电镀循环槽内的电镀液打入一定量到溶解槽,再打开氧气阀门,供应一定量的氧气,则金属锡粒在槽内进行反应,生成Sn2+,其反应方程式:2Sn+4H++O2=2Sn2++2H2O,溶解好的溶液经溢流口到沉淀槽内,经三级沉淀溢流到循环槽,以补充Sn2+。
由于溶锡过程需要通氧,而氧气可以使已生成的Sn2+继续氧化生成Sn4+,Sn4+水解后生成偏锡酸。转化过程为:
Sn2+→Sn4+→5SnO2·H2O(α-锡酸)→(SnO2·H2O)5(β-锡酸)
Sn4+水解生成的α-锡酸是热力学亚稳定相,有向β-锡酸转变的强烈趋势,且β-锡酸具有稳定的结构,不溶于酸,呈胶体状分散在镀液中使其浑浊,与Sn4+复合反应形成黄色沉淀,称之为锡泥。锡泥的产生不但使锡损失而且影响镀层的质量,通常情况下对于镀液中的锡泥采取过滤的方式或定期进行人工清除。对于过滤出来的锡泥,属于冶金行业的固体废气物,处理不当易影响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不溶性阳极电镀锡过程中产生的锡泥进行再处理,从电镀锡泥中回收电镀用精锡,不但节约了资源,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它采取以下回收过程:电镀锡泥经酸浸后脱水干燥,氧化焙烧后与适量的还原剂混合配料,在较低还原温度、较短还原时间下进行保护气氛还原,得到的粗锡经电解精炼重熔后得到镀锡用精锡,具体步骤如下:
1.从电镀锡厂取锡泥,投加浸出剂盐酸,进行水浴加热,抽滤得到滤渣;
2.对滤渣进行焙烧,焙烧后破碎为颗粒待用;
3.将滤渣颗粒放置在坩埚中,称取已破碎至颗粒的煤作为还原剂,充分搅拌混合,放置于保护气氛加热炉内;
4.加热前通保护气氛置换炉内氧气,开启加热炉进行保护气氛还原反应,加热停止后继续保护气氛至温度降至室温-232℃;
5.反应产物过0.5mm筛子,筛上物重熔后得到粗锡;
6.粗锡在电解液中电解,电解结束后,将阴极锡刮下重熔得到精锡。
上述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所述从电镀锡厂得到的锡泥的含水率为20-50%,含锡量为20-40%,浸出剂盐酸的浓度为22-25%,浸出温度为90-95℃,浸出剂用量100-120kg/t,浸出时间1-2h。
上述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所述焙烧温度为550-850℃,焙烧时间1-2h,经焙烧后粒径为小于2mm。
上述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所述还原剂为焦煤,破碎至粒径为40目,含碳量为80-90%,混合配料锡泥与还原剂用量之比为8-12:1。
上述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所述保护气氛为工业氮气,保护气氛下还原温度为800-900℃,还原时间为30-60min,保护气氛下冷却至室温-232℃。
上述从电镀锡泥中回收镀锡用精锡的方法,所述电解液为硫酸亚锡+硫酸电解液,粗锡在电解液中电解时,电流密度为100-110A/m2,槽电压为0.2-0.4V,电解液温度为35-4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2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海水腐蚀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丝退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