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缩式终端、冷缩式终端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72780.2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7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刚;杨立章;杨昊炜;李鹏;薛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2 | 分类号: | H02G15/02;H02G1/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缩 终端 组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力电缆的冷缩式终端,所述电力电缆(200)包括导体芯(201)、包裹在导体芯(201)上的绝缘层(202)、包裹在绝缘层(202)上的半导电屏蔽层(203)、包裹在半导电屏蔽层(203)上的金属屏蔽层(204)和包裹在金属屏蔽层(204)上的外保护层(205),所述冷缩式终端包括:
绝缘本体(100),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和
应力控制胶泥(110),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00)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内壁上,在所述冷缩式终端安装在所述电力电缆(200)的已处理好的端部上时,所述应力控制胶泥(110)填充在所述绝缘本体(100)与所述电力电缆(200)之间,以防止在电力电缆(200)的端部处出现局部集中放电,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力控制胶泥(110)的介电常数在5至100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控制胶泥(110)的介电常数在10至6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控制胶泥(110)的介电常数在15到30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力控制胶泥(110)被预制在所述绝缘本体(100)和支撑管(3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胶泥(120),所述密封胶泥(120)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100)的靠近所述第二端的内壁上,在所述冷缩式终端安装在所述电力电缆上时,所述密封胶泥(120)密封所述绝缘本体(100)和与所述电力电缆的剥开的导体芯(201)电连接的金属连接端子(400)之间的配合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胶泥(120)被预制在所述绝缘本体(100)和支撑管(3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冷缩式终端安装在所述电力电缆(200)上时,所述应力控制胶泥(110)至少包覆在电力电缆(200)的剥开的整个半导电屏蔽层(203)上,并从半导电屏蔽层(203)连续地延伸至剥开的绝缘层(202)的至少一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26/35kV及以下电压的电力电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电缆(200)的剥开的半导电屏蔽层(203)的端面被处理成与剥开的绝缘层(202)的外表面倾斜的倾斜表面(203a),使得半导电屏蔽层(203)的端面处的厚度朝向剥开的绝缘层(202)逐渐变化到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电缆(200’)的剥开的半导电屏蔽层(203’)的端面被切割成与剥开的绝缘层(202’)的外表面垂直的垂直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缩式终端仅通过所述应力控制胶泥(110)来防止在电力电缆(200)的端部处出现局部集中放电。
12.一种冷缩式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冷缩式终端;和
电力电缆(200),
其中,所述冷缩式终端安装在所述电力电缆(200)的已处理好的端部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缩式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金属连接端子(400),所述金属连接端子(400)与所述电力电缆(200)的端部的已剥开的导体芯(201)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27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电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车辆用线缆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