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湿地保护工程的轻质植生混凝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1950.5 | 申请日: | 2014-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9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宫晨琛;宋双双;李恩波;孙科科;芦令超;王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16/0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5002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湿地 保护 工程 轻质植生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枢纽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湿地保护工程的轻质植生混凝土。
背景技术
湿地作为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称为“地球之肾”, 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
植生混凝土通过自身组成材料筛选、制备工艺优化实现其特殊的结构与功能,主要用于水利、交通、能源、城市扩张等开发行为中自然地形地貌及原有植被覆盖层被破坏后的固土复绿,减少环境负荷,提高与生态环境的相协调性。但植生混凝土直接用于湿地保护工程时,由于密度较大易沉陷,服役寿命严重缩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湿地保护工程的轻质植生混凝土,利用球形聚苯颗粒作骨料,不但有益于调控连通混凝土孔隙率,而且降低混凝土的容重,避免沉陷,延长混凝土的服役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湿地保护工程的轻质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下:
聚苯颗粒 22~39
水泥 1500~1780
水 350~410
减水剂 16~30
调凝剂 1.0~2.2
本发明所述聚苯颗粒尺寸为直径为30~40mm的球形颗粒;所述水泥为低碱硫铝酸盐水泥;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类减水剂;所述的调凝组分为硼酸,化学纯试剂。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1)本发明公开的植生混凝土连通孔隙率大,为植物根系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2)本发明公开的植生混凝土容重低,避免沉陷,延长混凝土的服役寿命;
(3)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下按比例搅拌成型,制备出轻质植生混凝土:
聚苯颗粒 23
水泥 1650
水 375
减水剂 21
调凝剂 1.4
所制备的轻质植生混凝土的容重为76kg/m3,连通孔隙率达43%。
实施例2
将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如下按比例搅拌成型,制备出轻质植生混凝土:
聚苯颗粒 30
水泥 1750
水 398
减水剂 26
调凝剂 1.8
所制备的轻质植生混凝土的容重为85kg/m3,连通孔隙率达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19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粉煤灰烧结砖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干混陶瓷砖粘结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