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71294.9 | 申请日: | 2014-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9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万周;朴宰佑;朴俊奎;金才熊;徐恩英;安容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21/02 | 分类号: | F25B21/02;B23P15/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和一种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热交换器可以包括多个三段式管、多个热电模块、多个冷却片、以及上箱体和下箱体,其中,所述多个三段式管的每一个都具有三层的截面并且都具有在中间部分处的液体通道和在液体通道的相对侧处的模块插入空间,所述多个热电模块插入到模块插入空间中,所述多个冷却片联接至三段式管的每一个的外表面,以及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联接至三段式管的上侧和下侧以与三段式管的液体通道流体地连通。三段式管和冷却片可以相对于彼此横向地堆叠。三段式管、冷却片、上箱体和下箱体可以通过包括金属的同一填充材料进行钎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交换两个流体之间的热量的热交换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通过使用热电模块主动地交换热量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根据相关技术的使用热电模块的热交换器中,由于热电模块中的球焊(bonding)通过高温焊接执行,因此如果大约200℃或以上的温度被施加至热电模块,则热电模块被损坏。因此,在热电模块的周边处的热压焊单元(诸如,引脚和管)应当在200℃或以下的温度下被焊接。
然而,通过低温焊接接合的部分充当用于将由热电模块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部的路径的热阻,该热阻是降低热交换器的性能的主要原因。
而且,由于热电模块应当在200℃或以下的温度下被焊接,因此用于固定热电模块的周边的夹具和单独的压焊工艺是必须的。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已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和/或其他问题,并且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可以通过移除热传递路径上的热阻提高或最大化热交换器的热传递性能,该热交换器可以通过简单的制造过程进行制造,并且由于除了热电模块所插入的空间之外的形成热交换器的所有部件都通过基体金属压焊,因此可以在制造过程中防止热电模块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其包括:多个三段式管、多个热电模块、多个冷却片以及上箱体和下箱体,其中,多个三段式管的每一个都具有三层的截面并且每一个都具有在中间部分处的液体通道和在液体通道的相对侧处的模块插入空间;多个热电模块插入到模块插入空间中;多个冷却片联接至三段式管的每一个的外表面;上箱体和下箱体联接至三段式管的上侧和下侧以与三段式管的液体通道流体地连通,其中三段式管和冷却片相对于彼此横向地堆叠,其中三段式管、冷却片、上箱体和下箱体通过包括金属的同一填充材料进行钎焊。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制造热交换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管制造步骤、联接步骤、开口形成步骤、模块插入步骤以及前侧密封步骤,其中,管制造步骤生成多个三段式管,多个三段式管每一个都具有三层的截面并且每一个都具有在中间部分处的液体通道以及在液体通道的相对侧处的模块插入空间,以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热电模块;联接步骤包括:将冷却片联接至三段式管的外表面,使得三段式管和冷却片相对于彼此横向地堆叠、在三段式管的上侧和下侧处分别设置上箱体和下箱体、以及使用包括金属的同一填充材料对三段式管、冷却片、上箱体和下箱体进行钎焊;开口形成步骤切割在联接步骤之后的三段式管中的一个或每一个的前侧和后侧以形成前开口和后开口;模块插入步骤将热电模块通过前开口或后开口插入到三段式管中的一个或每一个的模块插入空间中;前侧密封步骤堵塞前开口。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具有其它特征和优点,这些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结合于此的附图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显而易见,或在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中详细陈述,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某些原理。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由所附附图显示的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特征,这些附图在下文中仅以显示的方式给出,因而对本发明是非限制性的,在这些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1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用连续加液装置
- 下一篇:超低温制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