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70175.1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鹏;王景伟;马玲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草鱼 生态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减少草鱼病害和提高草鱼品质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草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淡水中养殖面积最大,年产量在淡水鱼中最高,在我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我国草鱼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模式,这种颗粒性饲料营养全面,能够显著促进鱼类生长,但是草鱼长期摄食颗粒饲料会使肠道粘膜中细胞及消化腺体细胞更新受到影响,使肝胰脏不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引起一系列疾病,出现脂肪肝、肠炎和出血病等,因此在此模式下养殖草鱼容易出现鱼病发生率高、养殖风险较高及鱼体体型较为短胖等;另外一种养殖模式为传统的投喂青饲料,这种养殖模式草鱼生长相对较慢,但是这种养殖草鱼从体型到营养成分更接近野生草鱼,但是人工割草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不符合当代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新鲜、安全和营养的食品。绿色健康的水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通过对研究此项“回”形沟养殖技术,能够减少劳动力的付出,并且能够保证草鱼的品质安全,减少草鱼病害的发生。这种模式生产的草鱼身体健康,营养全面,口感好,所以此技术拥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草鱼的生态养殖方法,采样该方法能够减少草鱼病害的发生,提高草鱼肌肉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草鱼生态养殖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沟宽25m、深80cm‐1m,在放养草鱼鱼种前,往沟中加注池水,池水以灌满“回”形沟为准;
(2)、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
(3)、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水位淹没黑麦草,供草鱼食用,每次注水高度一般在20‐30cm;
(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辅助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部分成熟黑麦草开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
本发明的草鱼生态养殖的方法,采用“回”形沟养殖草鱼,养殖过程中以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配合饲料,能够减低病害的发生,提高草鱼肌肉品质,从而解决了草鱼病害易发生,品质变差等问题。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于多种淡水食草性鱼类的养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在草鱼成鱼养殖池塘中,修建“回”形沟,沟宽25m、深80cm‐1m。在放养草鱼鱼种前,往沟中加注池水,池水以灌满“回”形沟为准;
2,当年2月份,在池塘中央池底和池埂上种植黑麦草;
3,当年3月份,将1龄鱼种放进成鱼养殖池塘的“回”形沟,在养殖过程中逐渐升高水位淹没黑麦草,供草鱼食用,适当投喂配合饲料,注水次数根据草鱼摄食黑麦草的具体情况而定,每次注水高度一般在20‐30cm;
4,待池塘中黑麦草被草鱼啃食完毕,加注池水至正常池塘水位,继续以池埂上黑麦草为主饲养草鱼,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5,待池埂上黑麦草开始抽穗,留小部分成熟黑麦草留种,其它区域种植苏丹草,供后期养殖草鱼食用;
6,当年12月份或翌年1月份,养殖草鱼即可达到商品规格上市。
为了充分证明本发明方法的创造性,发明人作了如下的养殖实验:
在同一地区,修建了两口对照池塘和两口“回”形沟池塘,四口池塘占地面积相同均为10000m2,其中“回”形沟宽25米。池塘均是东西走向。池塘按照每667m2投放120kg一龄草鱼,草鱼平均体重500g,投放1800kg。普通池塘只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回型池以青饲料为主,投喂少量人工配合饲料。在五月中旬将池埂上的黑麦草清除种植苏丹草。
养殖过程中,普通池塘养殖的草鱼在五月份开始出现草鱼出血病和草鱼细菌性肠炎,虽然施用了鱼药进行治疗,但是草鱼死亡仍然较多。“回”形沟池塘草鱼没有发生群体性病害。
养殖结束,“回”形沟池塘与普通池塘相比节约人工配合饲料30%,对照池塘草鱼单个体重大于“回”形沟池塘的草鱼,但是由于病害导致草鱼成活率低,年终总产量无显著差异。“回”形沟池塘草鱼体型匀称,普通池塘草鱼体型短肥。经过感官评定,“回”形沟池塘草鱼肌肉硬度、弹性、口感等指标均高于普通池塘。
“回”形沟池塘由于没有施用鱼药,保证了草鱼的质量安全,同时节约了大量的人工配合饲料,养殖效益较高。养殖的草鱼口感更好,更受消费者的喜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701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尾副鳅鱼苗的人工繁育方法
- 下一篇:公用电器计费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