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热处理功能的淬火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9546.4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6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颜圣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热处理 功能 淬火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热处理功能的淬火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能将经过高温加热后的钢材能全程以等差高度方式通过淬火机构的中段淬火液容置槽,使钢材避免产生无法恢复的变形及因外力而产生的扭曲,而适用于各式异形钢材、异形钢丝等金属钢材。
背景技术
自有金属器件热处理技术以来,任何金属器件在进行锻造时都会先经高温加热改变金属器件的金属特性而增加其可塑性,早期,金属器件在锻造后都是放入水中来进行降温及恢复金属器件的钢性。
目前,钢材、钢筋或钢板等在经过高温加热使其增加可塑性与延展性后,都必须经过淬火阶段;然而目前的淬火炉为使钢材浸入淬火液中,均使钢材、钢筋或钢板等经过高温加热后在输送过程中采取直接倾斜下滑方式进入淬火炉进行浸入淬火液的动作。
但也因为钢材、钢筋或钢板直接倾斜下滑的动作会使已经过高温加热后的钢材、钢筋或钢板在输送过程中,其材料截面因外力的原因而产生扭曲,以及常用淬火制程中因角度弯折而造成无法恢复的变形等缺点,从而降低了上述钢材尺寸的精确度。
因此,本发明人根据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希望提供使经过高温加热处理后的钢材能全程以等差高度方式通过淬火机构,避免钢材在淬火输送过程中其截面因外力的原因而产生扭曲,以及常用淬火制程中经高温加热后因角度弯折所造成无法恢复的变形等缺点,来提升钢材热处理的技术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热处理功能的淬火机构,通过主炉机构后端的隔热材与淬火机构连接,而该淬火机构在空间上主要分别设有前段输送空间、中段淬火液容置槽及后段输送空间;其中,该主炉机构与淬火机构之间以隔热材连结,且该前段输送空间的前端于隔热材内、前段输送空间与中段淬火液容置槽的分隔壁、中段淬火液容置槽与后段输送空间的分隔壁内分别穿设有数根具有优良热传导特性的输送导管,该数根输送导管内部的空间配设有冶具,且钢材自前述复数根输送导管中以等差高度的方式水平通过冶具,使从主炉机构内经约摄氏850度高温加热处理后的钢材也能全程以等差高度方式水平通过淬火机构的中段淬火液容置槽内,避免淬火输送过程中钢材截面因外力的原因而导致扭曲,以及常用淬火制程中经高温加热后,钢材以直接倾斜浸入淬火液槽,使其角度弯折所造成无法恢复的变形等缺点,进而增加钢材热处理整体的功能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处理功能的淬火机构,其中该淬火机构的前段输送气密空间的上方穿设有一气密的窥视管及至少一排烟管,凭借该窥视管能够查看气密空间内的钢材其表面经高温热处理后的输送状态,该至少一排烟管是用于收集前段输送空间内的烟雾灰尘,同时引流至外部密闭的燃烧处理机构,根绝烟雾灰尘可能带来的环保污染,大幅提升本发明热处理的环保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处理功能的淬火机构,其中,该淬火机构的中段淬火液容置槽的底部淬火液储存槽以马达动力经淬火液输入管路注入淬火液,且中段淬火液容置槽内的一侧还设有溢流孔,使由前段输送空间所输送进入的钢材能透过等差高度的复数根输送管体而全程得以等差高度方式水平穿过中段淬火液容置槽内的淬火液后,再自后段输送空间向外输出经淬火处理的钢材,以利于后续其它热处理相关程序的作业,进而提升本发明整体操作的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处理功能的淬火机构,其中,该淬火机构分别在前段输送空间、中段淬火液容置槽及后段输送空间的底部均接设有一回收管路连通至淬火液储存槽,有利于淬火液的回收管理与后续的清洗作业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热处理功能的淬火机构,其中,该后段输送空间内于后端分隔壁穿设有复数根具优良热传导特性的输送管体至外部,且沿钢材输送的水平路径上、下周围分别配设数根吹气管体用以高压空气吹拂钢材表面残留的淬火液,有助于淬火液的回收管理与后续的清洗作业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圆有限公司,未经永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