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连接器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9420.7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飞;徐祥;汪浩;赵期俊;高波;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12/71;H01R43/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用于制造该连接器的方法以及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图1显示现有技术中的制造出的一个公端连接器的一排第一端子和一排第二端子的示意图。图2a至图2e显示了将图1所示的一排第一端子和一排第二端子安装到公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中的过程。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先用两段料带分别制成一排第一端子11和一排第二端子21,例如,通过冲压和切割等工艺。
如图1所示,一排第一端子11的一端与对应的料带边缘部12连接,该料带边缘部12用于移动和定位一排第一端子11。
类似地,请继续参见图1,一排第二端子21的一端与对应的料带边缘部22连接,该料带边缘部22用于移动和定位一排第二端子21。
下面将参照图2a至图2e来说明将图1所示的一排第一端子11和一排第二端子21安装到绝缘本体30上的过程。
首先,如图2a所示,将一排第一端子11预装到绝缘本体30的一侧的凹槽(未图示)中;
然后,如图2b所示,去除用于移动和定位一排第一端子11的料带边缘部12,并将一排第一端子11挤压到适当位置;
之后,如图2c所示,将一排第二端子21预装到绝缘本体30的另一侧的凹槽(未图示)中;
然后,如图2d所示,去除用于移动和定位一排第二端子21的料带边缘部22,并将一排第二端子21挤压到适当位置;和
最后,如图2e所示,弯折一排第一端子11和一排第二端子21的焊接部,这样,就可以获得如图2e所示的公端连接器。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a所示,用于制造一排第一端子11的一段料带的长度大致等于或稍小于公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30的插头部31的长度(参见图2a)。同时,如图1和图2c所示,用于制造一排第二端子21的另一段料带的长度大致等于或稍小于公端连接器的绝缘本体30的插头部31的长度(参见图2c)。这样,在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长度与绝缘本体30的插头部31的长度大致相当的两段料带来分别形成一排第一端子11和一排第二端子21,这会导致用于制造一排第一端子11和一排第二端子21的材料较多,增加了制造成本。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公端连接器采用人工组装,需要经过较多工序,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例如,如图2a至图2e所示,在将一排第一端子11和一排第二端子21安装到绝缘本体30上的过程中,至少需要五个独立的安装步骤,安装过程较复杂,这也增加了制造成本。
其次,在现有技术中,在采用人工组装公端连接器时,由于需要组装的端子数量较多,公差累积多,界面尺寸变化范围大,这会降低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制造该连接器的端子的材料较少、成本较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的制造过程简单,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该连接器的各个端子的位置精度高,提高了各个端子的接触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绝缘本体,具有长度方向和与所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
一排第一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和
一排第二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其中
所述一排第一端子和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由一段料带制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一段料带上交替地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第一端子和与之相邻的第二端子之间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端子或相邻的两个第二端子之间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间距的一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是公端连接器,并且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从所述基部沿与所述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垂直的高度方向凸出的插头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用于制造所述一排第一端子和所述一排第二端子的所述一段料带的长度小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插头部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第一端子具有从插头部的一个侧面暴露出的第一接触部和从基部的底面暴露出的第一焊接部;并且每个第二端子具有从插头部的另一个侧面暴露出的第二接触部和从基部的底面暴露出的第二焊接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9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流粉碎机料位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