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伏逆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8914.3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史树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树元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H02S4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或系统;电能存储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流干线或交流配电网络的电路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传统的化石能源已经不可能满足要求,寻找优质的替代能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可分为以下二类:独立式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式光伏发电系统。前者不与公用电网连接,经输出逆变控制器为蓄电池充电或输出电能直接供给用户负载使用。其常见应用是为偏远山区或无电网供电地区、边防哨所、气象站等特殊场所提供电能。水利发电作为最早应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得到了广泛使用,但也有人就其的环境问题、安全问题提出过质疑,况且目前的水能开发程度较高,继续开发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采用微逆变器的主要特征是输入侧光电池电压低,一般为20~50V,公用电网峰值可达340VDC240VAC)或156VDC。但风力发电存在稳定性不高、噪音大等缺点,大规模并网对电网会形成一定冲击,如何有效控制风能的开发和利用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在剩下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当中,太阳能发电技术是最有利用价值的能源形式之一。太阳能储量丰富,每秒钟太阳要向地球输送相当于210亿桶石油的能量,相当于全球一天消耗的能量。根据最近的联合国人类能源发展报告,这也是今后世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光伏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形式。太阳能的利用目前更多的是指光伏发电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根据负载的不同分为离网型和并网型两种,早期的光伏发电技术受制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因素。
光伏发电过程中逆变器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变换效率低、可靠性低、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换效率高、可靠性高运行稳定的一种光伏逆变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励磁器、稳压器、放大器模块、激发模块、滤波器、触发器、中央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和调控模块,其特征在于:中央控制器与触发器、放大器模块、数字信号控制器、调控模块相连,放大器模块与稳压器、滤波器和激发模块相连,稳压器与励磁器相连,滤波器与触发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中央控制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
进一步地,滤波器与触发器相连后与中央控制器相连。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包括励磁器、稳压器、放大器模块、激发模块、滤波器、触发器、中央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和调控模块,其特征在于:中央控制器与触发器、放大器模块、数字信号控制器、调控模块相连,放大器模块与稳压器、滤波器和激发模块相连,稳压器与励磁器相连,滤波器与触发器相连。降低入网电流THD及纹波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各项指标均基本达到系统性能要求。因此,效率高且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励磁器、稳压器、放大器模块、激发模块、滤波器、触发器、中央控制器、数字信号控制器和调控模块,其特征在于:中央控制器与触发器、放大器模块、数字信号控制器、调控模块相连,放大器模块与稳压器、滤波器和激发模块相连,稳压器与励磁器相连,滤波器与触发器相连。
中央控制器采用AT89C51单片机。
滤波器与触发器相连后与中央控制器相连。
由于反激高频变压器在绕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定有漏感的存在,其能量无法在反激电路工作时耦合到副边,传递给负载,故而在主功率开关管工作在截止状态时,此漏感将同Mos管寄生电容发生谐振现象,使得开关管漏源极出现较大的尖峰,此尖峰值一旦超过开关管漏源极可承受的阀值,将击穿开关管损坏电路,并且其增加了导通损耗,降低了反激变换器的效率。因此传统的反激变换器通常采用无源RCD吸收回路来解决此问题,然而这就造成电路中势必有一部分能量通过电阻R1变换成热能而白白浪费,降低了整个系统效率。传统带RCD吸收回路的反激式逆变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小功率级别的开关电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树元,未经史树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89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