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L钢混保温一体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8828.2 | 申请日: | 2014-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辉;杨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辉;杨海丽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6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客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700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0671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l 保温 一体化 结构 | ||
1.CL钢混保温一体化结构,它包括墙体板、顶板、立柱、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板包括C型钢制成的方形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内两层平行的钢制网片,两钢制网片之间用均匀分布的支架进行连接;在两钢制网片的中间夹有一层保温层,在保温层的两侧分别以钢制网片为骨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层的外部涂覆有内含无纺布的抗裂砂浆层;所述的C型钢制成的方形框架的外侧设有一圈密封垫;C型钢侧边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用于连接墙体板的通孔;所述顶板的内部结构与墙体板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为顶板的两个侧边的C型钢向下延伸出一段突起,突起内部填充混凝土,在所述的突起上设有横向贯通的连接孔,连接时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的立柱为在一段窄的墙体板侧面加接方形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而成,所述的立柱的上下部分别设有用于连接横梁和固定用的连接板;所述的横梁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立柱的连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L钢混保温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板和顶板的两侧浇筑的混凝土高于外部设置的C型钢框架1—2cm,且表面的抗裂砂浆层内的无纺布向外伸出一段作为后期连接的搭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L钢混保温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板上均匀的设有连接两侧C型钢的拉杆,所述的墙体板之间连接用的连接孔位于与上述拉杆相对应的侧边处,连接件进行搭接两墙体板时,两墙体板之间的应力主要对应到上述的拉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L钢混保温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将两墙体板拼在一起之后,侧边外部的密封垫对接紧密,而后将固定有两根螺柱的连接件穿过C型钢侧边上设置的通孔,对面采用扣板连接并进行紧固;在两墙体板对接完整好的凹槽内铺设一层保温层,然后用无纺布与两端的搭接件进行搭接并涂覆抗裂砂浆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L钢混保温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板内部的连接方式为:将两墙体板拼在一起之后,侧边外部的密封垫对接紧密,而后将固定有两根螺柱的连接件穿过C型钢侧边上设置的通孔,对面各连接一块角铁,所述的两根螺柱连接的两块角铁共同组成一个卡槽,然后将室内的墙体板端部插入卡槽内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所述的墙体板、角铁、连接件之间留出的凹槽均采用铺设保温层、搭接无纺布、涂覆抗裂砂浆层的方式进行抹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L钢混保温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体板与顶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顶板边缘处上下两侧连接有槽钢,上部和下部的墙体板均插接在槽钢内部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所述的上部和下部的墙体板与槽钢之间、上部和下部的墙体板与顶板之间留出的凹槽通过铺设保温层、搭接无纺布、涂覆抗裂砂浆层的方式进行抹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L钢混保温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在螺柱前段设置一段中空的内螺纹,通过螺丝旋入中空的内螺纹,所述的螺丝的螺帽端面下部设有一圈倾斜向螺丝打开方向的倒齿,螺丝旋紧后能够更加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辉;杨海丽,未经王东辉;杨海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88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减震节点的钢框架建筑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秸秆砌块日光温室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