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维度的无效号码检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7864.7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余敬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W4/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张海文 |
地址: | 5284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维 无效 号码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维度的无效号码检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短信发送中,发送号码经常性无效(号码原因或被运营商封堵等),从而不能下发短信。系统需要及时检测出此类号码,并暂停其使用,否则会影响短信的到达率。
现有的系统一般只能通过发送后的特定的错误码来进行判断,但很多时候,发送短信的错误码的类型很多,甚至并没有返回任何的错误码,而用户并没有收到短信。由此造成很多系统无法正确地判断发送号码是否有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维度的无效号码检测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多维度的无效号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号码管理模块,该号码管理模块负责是否暂停使用;
一短信发送模块,该短信发送模块负责短信的发送,并在发现有特定的错误码返回时,及时地向号码管理模块报告错误;
一短信分析模块,负责定时分析短信的发送记录,统计短信相关的数据,如果发现统计数据低于阀值,则向号码管理模块报告错误。
具体的,所述号码管理模块接收到短信发送模块或短信分析模块的错误报告时,即判定该号码为无效号码,并暂停无效号码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短信发送模块的工作流程包括:S1、首先从号码管理模块获取一个有效的发送号码;
S2、将短信发送到短信网关;
S3、如果短信网关返回特定的错误码,则立刻通过接口通知号码管理模块;
S4、号码管理模块接收到通知后,立刻暂停此号码的使用。
其中,所述短信分析模块的统计数据为每个号码的发送成功率、接收成功率、没有报告返回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短信分析模块的工作流程包括:
Q1、每天定时分析短信的发送记录;
Q2统计出每个号码的发送成功率、接收成功率、没有报告返回率;
Q3、逐一检查每个号码的各项指标是否低于设定的阀值;
Q4、如果低于阀值,则通过接口通知号码管理模块;
Q5、号码管理模块接收到通知后,立刻暂停此号码的使用。
本发明还包括基于上述系统同一个发明构思的方法,即一种基于多维度的无效号码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一个有效号码短信发出后是否有特定的错误码返回,若有错误码,直接进入步骤C;否则进入下一步;
B、定时分析该号码短信的发送记录,统计短信相关的数据,如果发现统计数据低于阀值,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该号码有效,不对其管理;
C、判定该号码无效并暂停其使用。
其中,所述统计数据为每个号码的发送成功率、接收成功率、没有报告返回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多维度的无效号码检测系统和方法通过特定的错误码、发送错误率、接收错误率、没有短信报告返回率等多个维度,对发送号码进行分析,能够及时地识别出有问题的号码并将其暂停使用,有效地提高了短信的到达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效号码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短信发送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短信分析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无效号码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多维度的无效号码检测系统,包括:
一号码管理模块,该号码管理模块负责是否暂停使用;
一短信发送模块,该短信发送模块负责短信的发送,并在发现有特定的错误码返回时,及时地向号码管理模块报告错误;
一短信分析模块,负责定时分析短信的发送记录,统计短信相关的数据,如果发现统计数据低于阀值,则向号码管理模块报告错误。
具体的,所述号码管理模块接收到短信发送模块或短信分析模块的错误报告时,即判定该号码为无效号码,并暂停无效号码的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短信发送模块的工作流程包括:见图2
S1、首先从号码管理模块获取一个有效的发送号码;
S2、将短信发送到短信网关;
S3、如果短信网关返回特定的错误码,则立刻通过接口通知号码管理模块;
S4、号码管理模块接收到通知后,立刻暂停此号码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能龙教育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7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