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外饰材料用桁架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6824.0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5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金汉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汉娜 |
主分类号: | E04F13/23 | 分类号: | E04F13/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材料 桁架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饰材料用桁架组件,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将固定支架二元化成桁架角铁与桁架调整板,使得能够根据绝热材料的大小而调整绝热空间的间隔,防止绝热材料损毁的建筑外饰材料用桁架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物的大型化、多样化、高级化,作为建筑外饰材料,要求具有耐久力的基本物性、多样的制品材料、多样的颜色及美学的效果及施工上的便利性及经济性等。
在安装这种建筑外饰材料方面,在没有钢构或混凝土墙的建筑物中,必需用于安装诸如石材或陶瓷板的建筑外饰材料的桁架结构。
图1中图示了以往技术的桁架安装结构。如图所示,在板坯20安装用于安装建筑外饰材料30的桁架3。所述桁架3由横构件3a和纵构件3b构成,所述横构件3a与纵构件3b在连接部相互焊接,从而形成桁架结构。
而且,在所述横构件3a上,连接有用于固定建筑外饰材料30的固定支架5,使建筑外饰材料30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5,从而能够在建筑外墙上安装建筑外饰材料30。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的桁架结构中,存在如下问题。
以往的桁架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使横构件3a与纵构件3b相互焊接,从而使之连接,横构件3a与纵构件3b的连接部分因通过建筑物周边的车辆的震动等,焊接部位张开,或因水分、异物浸透,连接部位分离,从而存在建筑外饰材料会落下的危险性。
而且,由于需要相互连接横构件3a与纵构件3b,因此在桁架制作方面,存在时间或费用增加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以往技术的桁架组件中,绝热材料因在两侧施工的横构件3a和纵构件3b而发生隔热空白,不仅绝热材料可能损毁,而且存在施工作业困难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173795号
专利文献2:韩国注册专利公报第10-1178175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固定支架二元化成桁架角铁与桁架调整板,使得能够根据绝热材料的大小而调整绝热空间的间隔,防止绝热材料损毁的桁架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滑动结合而固定桁架与连接块,使得容易施工的桁架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外饰材料用桁架组件的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其固定安装于建筑物;桁架,其安装于固定支架,以长方形角材形成,使得在与固定支架之间具有绝热空间,具有前面中央部开放而形成的开口部;连接支架,其用于固定安装外饰材料;以及连接块,其相互连接桁架与连接支架,固定支架包括:桁架角铁,其具有固定于建筑物的固定板、从固定板折弯延长形成的支撑板;桁架调整板,其与支撑板结合,在与固定板之间定义绝热空间的大小,且用于调整桁架的位置来调整绝热空间的大小。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连接块包括:块主体,其插入桁架的内部;支架连接部,其在块主体的中央与块主体行成为一体,用于供连接支架连接;以及桁架连接部,其用于与桁架结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桁架上具备滑轨形状的凸出引导部,该凸出引导部从定义开口部的桁架的两端部向开口部内侧空间较长地凸出形成,桁架连接部具有滑动槽,其隔着支架连接部在块主体的前面两侧凹陷形成,与桁架的凸出引导部滑动结合。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桁架上具备:滑轨形状的凸出引导部,其从定义开口部的桁架的两端部向开口部内侧空间较长地凸出形成;多个连接窗,其在桁架的前面两侧沿纵向方向隔开既定间隔形成,桁架连接部具有:滑动槽,其隔着支架连接部在块主体的前面两侧凹陷形成,与桁架的凸出引导部滑动结合;插入凸起,其插入结合于桁架的连接窗。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桁架上具备:滑轨形状的凸出引导部,其从定义开口部而供连接块结合的桁架的两端部向开口部内侧空间较长地凸出形成;多个安放槽,其在凸出引导部沿竖直方向隔着既定间隔地凹陷形成,桁架连接部具有:滑动槽,其隔着支架连接部,在块主体的前面上下两侧凹陷形成,而在桁架的凸出引导部滑动并安放结合于凸出引导部的安放槽。
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桁架上具备:不连续地形成的开口部;在桁架的前面两侧沿纵向方向隔开既定间隔形成的多个连接窗,桁架连接部具有插入凸起,其隔着支架连接部,在块主体的前面两侧凹陷形成,插入结合于桁架的连接窗。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汉娜,未经金汉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8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