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照明度标准差优化的室内LED灯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6290.1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F21S8/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明度 标准差 优化 室内 led 布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模块化照明系统领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照明度标准差优化的室内LED灯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的室内照明系统来说,采用在天花板布置灯具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照明系统布置方法。而随着照明系统节能降耗的需求日益增长,LED灯的应用也已经越发显现出它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从室内照明的需求角度出发,对于普通的室内环境,包括居室、办公室、厂房、教室等场所,一般希望在室内的每一个位置都能够获得较好的照明度;或者说在室内环境的任意一个位置,照明度应该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不大。基于此,国际照明委员会照明标准——室内工作场所照明.照明工程学报,Vol.13,No.4,2002年12月:pp.55~60,国际标准ISO体系中关于室内工作场所照明的光照度要求为300~1500lx。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234173,公开日2013.08.07,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漫反射率自由曲面的LED均匀照明光源的设计方法。根据LED光源的发光特性,应用高漫反射率表面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建立用于二次配光的自由曲面漫反射表面的一般数学模型。结合实际应用场合中对目标照明区域及其辐照度分布的具体要求,利用上述数学模型列写非线性代数方程组,并通过数值方法求解得到该漫反射自由曲面的面型轮廓。但该技术需要设计并实现一种特殊的高漫反射率自由曲面,并相应生产具有这种自由曲面面形轮廓灯罩的三环阵列LED光源,这对于LED光源具有特定的要求,不具有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照明度标准差优化的室内LED灯布置方法,使得室内的照度分布均匀化,并且对于LED光源本身没有特定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照明度标准差优化的室内LED灯布置方法,首先建立室内房间的三维空间立体模型以确定LED灯布置的相关参数,并且于光线采集点所在的灯光接收平面上建立二维坐标平面,基于该二维坐标平面进行网格点离散取值,分别计算灯光接收平面上各个点的平均光照度值、整个二维坐标平面的平均光照度值及其标准差目标函数,在满足室内光照度要求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求解标准差目标函数的优化结果,得到优化的LED灯位置参数。
所述的LED灯布置的相关参数包括:光线采集点距离室内房间地面的高度、LED灯的半出射角、中心发光强度和阵列规模。
所述的LED灯布置的相关参数在具有初始LED灯布置于室内房间的天花板的情况下确定。
所述的初始LED灯布置是指:在房间天花板的几何中心位置布置一个LED灯阵列,例如在矩形的房间内,LED灯阵列位于矩形天花板的中心位置。
所述的灯光接收平面是与室内房间的天花板相平行的平面,该平面与室内房间形成的任意两条相交的直线作为二维坐标平面的X轴和Y轴,两条直线的交点作为坐标原点(0,0)。
所述的网格点离散取值是指:分别将二维坐标平面的x轴和y轴均匀划分为100等分,即整个二维坐标平面构成一个100×100的网格,相应每个网格中心点的坐标为(0.025+0.05j,0.025+0.05k),选取每个网格中心点的光照度作为该网格点的平均光照度值,其中,j=0,1,2,…,99,k=0,1,2,…,99。
所述的每个网格中心点(x,y)的光照度E(x,y)计算表达式为:φ为光源的出射角、为该网格中心点的入射角、d为LED光源到该网格中心点(x,y)的直线距离、I(0)为LED灯的中心发光强度。
所述的整个二维坐标平面的平均光照度值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62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