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压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5947.2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钱仁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顺昌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10 | 分类号: | B22D17/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杨明 |
地址: | 2154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压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加工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压铸机。
背景技术
压铸机是一种应用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成型作业的机械设备,其主要包括动模、定模及射出装置,其中,动模可相对于定模进行合模工作,其合模后而利用射出装置将呈熔融状态的金属熔液注入动模及定模之间所形成的模穴内,并通过加压方式使其完全被充填在模穴内,待金属熔液冷却后成型为成品;为了减低射出装置的料管与活塞之间的摩擦系数,同时缓冲金融熔液对活塞的温度冲击,在铸造前,会先于料管内添加粉末状的润滑剂;然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料管上设置一个注料口,在添加金属熔液时将润滑剂一并加入,这种结构,使得注入的润滑剂通常分布于注料口处,无法均匀分布于活塞全周面,极易造成活塞外壁面或料管内壁面的磨损现象,严重者甚至造成活塞外壁面或料管内壁面产生缺口,压铸作业时,金属熔液可能自该缺口回流至料管内,造成金属熔液凝固于料管内,磨损料管和活塞。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压铸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添加润滑剂、防止润滑剂添加不均匀导致活塞外壁面或料管内壁面磨损问题的新型压铸机。
本发明的新型压铸机,包括动模、定模、料管、活塞机构和液压油缸,所述料管上设置有注料口,所述活塞机构包括一级活塞头、一级活塞体、二级活塞头和二级活塞体,其中,
所述一级活塞体包括一级活塞柱和一级活塞杆,所述一级活塞头固定在所述一级活塞柱的一侧,所述一级活塞杆固定在所述一级活塞柱的另一侧的轴向上,并且所述一级活塞柱与所述一级活塞杆为一体结构,所述一级活塞柱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一级活塞柱的内侧轴向设置有纵向油管,所述一级活塞柱的径向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连通所述环形凹槽和纵向油管的横向油管,所述一级活塞杆内设置有与所述纵向油管相通的活塞腔;
所述二级活塞头设置在所述二级活塞体的端部,并且所述二级活塞头在所述活塞腔内相对移动,所述二级活塞体设置在所述液压油缸的输出端,所述活塞腔内还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二级活塞头移动位置的限位件;
所述料管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上通过进油管与润滑剂箱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电磁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腔的内侧设置为锥面,所述二级活塞头的端部设置为锥面。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活塞杆的外侧对称设置有一对条形孔,所述限位件为对称固定在二级活塞头上的滑块,所述滑块穿过所述条形孔、并在所述条形孔内相对滑动。
具体的,所述滑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二级活塞头上。
具体的,所述环形凹槽由内至外宽度逐渐变小。
具体的,所述横向油管为四个、并对称设置在所述一级活塞柱的径向。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润滑剂的释放为主动释放,同时活塞腔始终保持高压,且环形凹槽实现了全外周释放润滑剂,这样可以有效在料管和一级活塞头之间添加润滑剂,防止润滑剂添加不均匀导致活塞外壁面或料管内壁面磨损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顺昌锻造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顺昌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59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体压铸方法
- 下一篇:大断面球墨铸铁水平连铸生产工艺及其石墨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