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神经内科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5281.0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0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鑫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内科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内科临床诊疗中,医生经常需要使用手电筒和触觉针对病人的心率、关节和神经进行检查,触觉针往往需要同时使用两只,以便测定不同神经检测触点之间的关联性,神经检测触点之间的距离测定,还需要额外使用测距仪器,非常麻烦。手电筒体积较大,携带也不方便,给检测器械的便携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传统的手电筒、触觉针和测距仪器不能满足便携要求,给医务人员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影响了检查诊治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检查装置,其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集成了手电筒和触觉针的功能,还能方便的测量神经检查触点之间的距离,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检查装置,包括中空的套筒,套筒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针柄,针柄和套筒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加强肋,针柄远离套筒的一端设置有主针,套筒内部设置有弹簧和导轨,弹簧通过转轴与导轨连接,所述转轴远离导轨的一端设置有卡位器,针柄侧壁设置有与卡位器配合的卡槽,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槽和刻度线,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动螺栓,所述滑动螺栓与辅针固定连接;套筒远离针柄的一端设置有灯泡和开关,套筒内部设置有电池,灯泡、开关和电池电连。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螺栓可沿滑槽滑动,所述滑槽的宽度小于滑动螺栓的直径,所述辅针的直径小于滑槽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导轨可绕转轴旋转并可伸出套筒,当所述卡位器位于卡槽内时,所述导轨呈水平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体积小,便于携带,集成了手电筒和触觉针的功能,安全可靠。导轨上设置有刻度线,可以方便的通过主针和辅针测量神经检查触点之间的距离,方便了神经内科医务人员进行诊断检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针柄和套筒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加强肋,提高了本发明的强度,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非常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神经内科检查装置,包括中空的套筒1,套筒1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针柄2,针柄2和套筒1之间设置有三角形加强肋16,提高了本发明的强度,延长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针柄2远离套筒1的一端设置有主针3,套筒1内部设置有弹簧11和导轨5,弹簧11通过转轴6与导轨5连接,所述转轴6远离导轨5的一端设置有卡位器10,针柄2侧壁设置有与卡位器10配合的卡槽15,所述导轨5上设置有滑槽7和刻度线9,所述滑槽7内设置有滑动螺栓8,所述滑动螺栓8与辅针4固定连接;套筒1远离针柄2的一端设置有灯泡12和开关14,套筒1内部设置有电池13,灯泡12、开关14和电池13电连。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螺栓8可沿滑槽7滑动,所述滑槽7的宽度小于滑动螺栓8的直径,所述辅针4的直径小于滑槽7的宽度。当辅针4处于垂直状态时,其针尖与主针3的针尖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导轨5可绕转轴6旋转并可伸出套筒1,当所述卡位器10位于卡槽15内时,所述导轨5呈水平状态。
使用时,将导轨5从套筒1中用力拉出,使卡位器10与卡槽15相互咬合,此时导轨5处于水平位置,将辅针4从滑槽7内拉出并调整为竖直状态,分别用主针3和辅针4检查不同神经触点,记录刻度线9的值即可,需要照明探查时,打开开关14即可打开灯泡12,非常方便。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检查装置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本发明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可规定的构思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鑫,未经陈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52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