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S/2S变换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3999.6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6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宋奇吼;杨飏;童岩峰;徐百钏;陈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换 永磁 同步电机 定子 电压 检测 系统 方法 | ||
一种3S/2S变换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系统及其方法,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分别同带有串行通信接口模块的基于DSP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一信号接收管脚、第二信号接收管脚和第三信号接收管脚相连接,所述的基于DSP的数据采集系统还通过串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同上位机相连接,所述的上位机带有3S/2S变换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的3S/2S变换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模块包含有三相静止坐标到两相静止坐标变换模块,所述的上位机中还包含有VISA模块,并结合其方法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来由于数据量的庞大动态观测两相静止坐标下的定子电压至今无法通过简便的方式来解决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S/2S变换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一个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复杂控制对象。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调速系统中通常采用矢量控制,矢量控制技术发展较早,其在交流调速领域应用较为成熟。
为了便于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定子电压控制,常常需要将其进行三相静止坐标转变到两相静止坐标下的定子电压来简化或者方便控制,但是由于数据量的庞大,动态观测两相静止坐标下的定子电压至今无法通过简便的方式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3S/2S变换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系统及其方法,霍尔效应电压传感器分别同带有串行通信接口模块的基于DSP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第一信号接收管脚、第二信号接收管脚和第三信号接收管脚相连接,所述的基于DSP的数据采集系统还通过串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同上位机相连接,所述的上位机带有3S/2S变换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模块,所述的3S/2S变换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模块包含有三相静止坐标到两相静止坐标变换模块,所述的上位机中还包含有VISA模块,并结合其方法可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来由于数据量的庞大动态观测两相静止坐标下的定子电压至今无法通过简便的方式来解决的缺陷。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S/2S变换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系统及其方法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3S/2S变换下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系统,包括在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的三相绕组中的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组绕组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1、第二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2和第三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3,所述的第一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1、第二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2和第三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3能够分别感应出三相绕组的A相绕组、B相绕组和C组绕组的电压,所述的第一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1、第二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2和第三电磁感应电压传感器3分别同带有串行通信接口模块的基于DSP的数据采集系统4的第一信号接收管脚5、第二信号接收管脚6和第三信号接收管脚7相连接,所述的基于DSP的数据采集系统4还通过串行数据通信的接口8同上位机9相连接,所述的上位机9带有3S/2S变换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模块10,所述的3S/2S变换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模块10包含有三相静止坐标到两相静止坐标变换模块11,所述的上位机9中还包含有VISA模块。
所述的3S/2S变换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模块10还包括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包括操作界面部分与显示界面部分,所述的操作界面部分为通过对操作界面的进行操作后就能经过3S/2S变换下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电压检测模块10对上位机9发送指令;所述的显示界面部分分为波形显示部分和仪表显示部分,所述的波形显示部分能够检测到选定范围内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数据的整个变化过程;所述的仪表显示部分能够稳定显示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电压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开关及其控制方法、智能控制网络
- 下一篇:空气净化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