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63162.1 | 申请日: | 2014-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2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冯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林 |
| 主分类号: | B60R25/20 | 分类号: | B60R25/20;B60R25/33;B60R25/102;B60R25/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钥匙 进入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该系统包括:车智能钥匙,所述车智能钥匙包括第一存储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第一蜂窝移动通讯模块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与点火系统连接并控制门锁中控系统的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定位模块、与第一蜂窝移动通讯模块绑定通讯的第二蜂窝移动通讯模块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第一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通讯链接的移动通讯服务器。实施本发明,无需车主掏出车智能钥匙进行控制也无需在车门上安装按钮即可实现车门开锁和闭锁的目的,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并且在更换、升级现有的车载防盗系统时,成本低廉,同时,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车载设备和车智能钥匙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进行通讯,车载设备时时刻刻在搜寻车智能钥匙是否处于有效的信号范围内,如车载设备检测到车智能钥匙位于有效的信号范围内的时候,则向中控系统发出开锁信号,如车载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无法检测到车智能钥匙位于有效的信号范围内,则向中控系统发出锁门的信号。此种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车载设备是时时刻刻处于开启状态,同时时时刻刻在搜寻其无线信号范围内的合法钥匙,这样不仅浪费电能,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当合法用户在车附近,且车载设备能够搜寻到车智能钥匙,不法分子有可能趁车主不注意,将车门打开实施盗抢。另一方面,当车载设备时刻处于开启搜寻状态的情况下,给不法分子破解密钥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
2.为了解决上述的这一问题,另外一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是在车的门把手上设置有按钮,通过按压门把手上的按钮激活车载设备搜寻车智能钥匙是否处于有效的信号范围内,车载设备和车智能钥匙之间的通信的采用RFID射频 信号进行通信的,同时在车智能钥匙也会采用远程遥控信号将开锁密码发送给车载设备进行验证实现远程遥控开关锁的目的。此种无钥匙进入系统极大的增加了汽车防盗的安全性,但是另一方面出现的问题是:现有的没有无钥匙进入系统的车辆想要升级成此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则需要重新更换汽车门把手以及线路铺设,后期的改装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在寒冷的北方,出现冻雨结冰的情况下,车门把手上的按钮会被冻住,影响开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两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该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在车门把上设置按钮,也能够适时的激活车载设备对车智能钥匙的搜寻工作。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汽车无钥匙进入系统,该系统包括:
车智能钥匙,所述车智能钥匙包括第一存储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定位模块、第一蜂窝移动通讯模块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
与点火系统连接并控制门锁中控系统的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定位模块、与第一蜂窝移动通讯模块绑定通讯的第二蜂窝移动通讯模块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讯模块;
与所述第一蜂窝移动通信模块建立通讯链接的移动通讯服务器;
在车辆熄火时,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获取点火系统的熄火信号,所述第二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熄火信号控制所述第二定位模块获取车辆停车位置的定位数 据,再通过第二蜂窝移动通讯模块将所述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移动通讯服务器;
所述第一蜂窝移动通讯模块在所述移动通讯服务器中获取车辆停车位置信息,并将所述车辆停车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处理,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将所述车辆停车位置信息存储于所述第一存储模块,同时,所述第一定位模块将车智能钥匙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车智能钥匙的位置信息与所述车辆停车位置信息,分析计算车智能钥匙与车辆停车位置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林,未经冯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31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挡玻璃防雾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涉水自救悬浮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