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压力安全释放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62414.9 | 申请日: | 2014-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3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衣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压力 安全 释放 圆柱 锂离子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柱型锂离子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控压力安全释放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业内普遍认为,到了2015年全球汽车行业的年销量将达两亿台规模。两亿台汽车带来的直接污染是难以想象的。在这种大背景下,各车企对电动汽车的开发制造驶上了快车道。而目前电动汽车使用的主要是锂离子电池,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特斯拉公司,其每辆电动汽车设计使用近七千颗圆柱型18650电池。这么多的电池组合成一个整体就对电池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圆柱型18650锂离子电池在设计上要有更高的安全性。特别是在电池压力可控释放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证电池压力安全可控的释放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
本发明可控压力安全释放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在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底面设置安全阀。
所述安全阀是由在电池壳底面形成的刻痕实现的。所述形成安全阀的刻痕在电池壳底面的壳体内部或壳体外部。
该圆柱型电池壳是不锈钢、钢镀镍、铝或铜材质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因采用底部带安全阀设计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使用这种圆柱型电池壳装配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有了双重安全阀,提高了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2、因采用底部带安全阀设计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使用这种圆柱型电池壳装配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在出现安全失效时泄压方向是可控的,从而保证了使用圆柱锂离子电池成组组成PACK时的安全性。
3、因采用底部带安全阀设计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使用这种圆柱型电池壳装配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拓宽了在HEV、EV和储能等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不完全圆形的安全阀;
图2是圆形安全阀;
图3是异形安全阀;
图4是方形安全阀;
图5是电池壳体剖视图(刻痕在壳体内部);
图6是电池壳体剖视图(刻痕在壳体外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可控压力安全释放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在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底面设置安全阀。通过在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壳底部设计安全阀,可达到提高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安全失效时的可控性,也就是说给普通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添加了双重安全阀,除传统的在圆柱锂离子电池正极端电池盖上设有安全阀外又在电池负极端电池壳底部设置了另一个安全阀,从而使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出现安全失效时从电池正极或负极二端泄压。
该圆柱电池壳外形尺寸和电池壳壁厚是不限的。所述安全阀是由在电池壳底面形成的刻痕实现的。安全阀刻痕深浅由泄压值及阀形状和大小来定。安全阀泄压值在1兆帕至10兆帕之间。
该圆柱电池壳底部安全阀形状是任意的,附图只是列举了几种形状做为示意:图1是不完全圆形的安全阀;图2是圆形安全阀;图3是异形安全阀;图4是方形安全阀。以图2圆形安全阀为例,形成安全阀的刻痕可以在电池壳底面的壳体内部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电池壳底面的壳体外部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