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双螺杆挤出机及其进行BOPET薄膜挤出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62350.2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0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昌;刘启月;邓鹫;吴建成;王松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华东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7/40;B29C47/60;B29C55/1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螺杆挤出机 及其 进行 bopet 薄膜 挤出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双螺杆挤出机及其进行BOPET薄膜挤出工艺,属于BOPET薄膜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又称为BOPET薄膜,由于其良好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包装工作中。传统的BOPET生产线上,主挤出机和辅挤出机都是采用单螺杆串联挤出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如下缺陷:
1. 对原料要求较高,所有进入挤出机的原料都必须将水分和粉尘彻底去除,这就要求原料必须进行严格的干燥结晶前处理,而干燥结晶处理过程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且需要大功率的加热和风送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控制不佳都会对挤出机中熔体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导致后续拉伸成膜效果不佳或无法成膜,同时也消耗大量的电能;
2. 单螺杆串联挤出方法中,牵伸收卷中会分离出大量的边料,这些边料必须要进行重新造粒处理,且需再经过干燥结晶才能回收利用,加工工序增加了,电能消耗也随之增加;
3. 常规的单螺杆挤出机的螺杆为一个整体结构,当一根螺杆的某个部位发生磨损时,为了保证熔体的挤出质量,必须将整根螺杆更换为新螺杆,螺杆的利用率较低。
虽然有些辅挤出机由于其规格较小,局部可替换为双螺杆结构,但由于主挤出机规格和尺寸均较大,无法实现主挤出机的双螺杆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BOPET薄膜的全双螺杆法挤出工艺,采用本发明挤出工艺,不仅保证了熔体品质的稳定性和良好性,缩短了熔体加工工序,还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和原料的产出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双螺杆挤出机BOPET薄膜生产线,包括挤出装置、拉伸装置和牵伸收卷装置,所述的挤出装置由螺筒、安装于螺筒内的双螺杆、设置于螺筒上的进料口、排气口和计量泵构成,螺筒包括入口和出口,螺筒出口处通过管道连接有计量泵,计量泵后通过过滤器以及熔体管道连接着模头,螺筒通过模头后依次是拉伸装置和牵伸收卷装置,熔体通过模头后形成膜片依次通过拉伸装置和牵伸收卷装置,进料口、排气口安装于螺筒同侧,并分别与螺筒连通,进料口位于螺筒前端的入口处,排气口位于排气段的螺筒上,并与真空抽吸装置相连接;螺筒外侧安装有加热器;其中,双螺杆由相互平行的螺杆一和螺杆二构成,螺杆一与螺杆二相互咬合但不接触,两者在电机驱动下以相同方向旋转;螺杆一和螺杆二均由若干个螺杆单元串联在螺杆轴上构成,螺杆单元为带键槽的内空结构,各螺杆单元依次套装在螺杆轴上,螺杆轴上设置有与键槽相互咬合的花键。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所述的排气口包括排气口一和排气口二,排气口一和排气口二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在螺筒上,其中,排气口一位于排气段入口处的螺筒上,排气口二位于排气段出口处的螺筒上。
所述的计量泵为往复式容积泵。
所述的拉伸装置包括激冷辊(简称CR)、纵向拉伸部件(简称MDO)和横向拉伸部件(简称TDO),模头在激冷辊之上,横向拉伸后为牵伸收卷装置。
一种采用具有上述特征的双螺杆挤出机加工BOPET薄膜的挤出工艺,原料经进料口直接送入螺筒中,并在螺杆一和螺杆二的带动下向前移动,并在加热器和自身剪切发热的作用下熔融并混炼,熔体中的水汽和可分离细小杂质经排气口被真空抽吸装置(由真空泵和空气过滤器组成,排气口与其抽吸口相连接)抽出,熔体在计量泵控制的压力下挤出,再经拉伸、牵引收卷后得到BOPET薄膜,牵伸收卷产生的边料经粉碎后直接作为原料再经进料口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继续加工。
其中,真空抽吸装置的真空度控制在5-15mbar。
与常规的单螺杆串联式挤出机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华东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华东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2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