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音补偿的哑铃式倒相音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1657.0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蒋加星;吴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20 | 分类号: | H04R1/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徐永雷 |
地址: | 21419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音 补偿 哑铃 式倒相 音箱 | ||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音补偿的哑铃式倒相音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为扁长形,箱体前面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中心对称布置的中低音扬声器安装孔,中低音扬声器安装孔内安装有中低音扬声器单元;在两个中低音扬声器安装孔中间设有一个前高音扬声器安装孔,前高音扬声器安装孔内安装有前高音扬声器单元;两个中低音扬声器单元和一个前高音扬声器单元同平面且同轴线设置,它们的声音辐射方向朝向箱体前方;箱体的长侧边上设有侧高音扬声器安装孔,侧高音扬声器安装孔内安装有侧高音扬声器单元。本发明结构巧妙、紧凑合理,声场宽、失真小、平衡度与低频好、可承受功率大、垂直指向性及高频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扬声器音箱,具体地说是一种适于电视机上使用的具有高音补偿的哑铃式倒相音箱,属于电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LCD、OLED等平板电视机上的音箱,通常采用多扬声器形成“声柱式”阵列时,虽然可以提高最大声压级,但因多个扬声器之间的干涉,导致指向性窄。为了改善扬声器阵列的高频指向性,又出现了一种在两个相同的中低音扬声器垂直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前高音扬声器的哑铃式结构,该种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结构音箱,具有声场宽、失真小、平衡度与低频好、可承受功率大等优点,但是由于两个中低音扬声器的还是会相互干涉,会造成垂直指向性窄,高频变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音补偿的哑铃式倒相音箱,其结构简单,既能保留哑铃式音箱的优点,又能改善垂直指向性和高频方面的缺点,使得电视机厂商在使用该音箱时不必过多考虑音箱的指向性就达到较好的声音效果。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高音补偿的哑铃式倒相音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扁长形,箱体前面板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两个中心对称布置的中低音扬声器安装孔,中低音扬声器安装孔内安装有中低音扬声器单元;在两个中低音扬声器安装孔中间设有一个前高音扬声器安装孔,前高音扬声器安装孔内安装有前高音扬声器单元;所述的两个中低音扬声器单元和一个前高音扬声器单元同平面且同轴线设置,它们的声音辐射方向朝向箱体前方;所述箱体的长侧边上设有侧高音扬声器安装孔,侧高音扬声器安装孔内安装有侧高音扬声器单元,侧高音扬声器单元的声音辐射方向与前高音扬声器单元的声音辐射方向呈90度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主要由前腔体和后腔体组成,所述中低音扬声器安装孔和前高音扬声器安装孔开设在前腔体上;所述前腔体的一个长侧边上设有侧高音扬声器前半安装孔,所述后腔体上对应的长侧边上设有侧高音扬声器后半安装孔,前腔体与后腔体对拼组成箱体时,侧高音扬声器前半安装孔与侧高音扬声器后半安装孔对拼组成完整的侧高音扬声器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上设有将箱体内部与外界空气相导通的导声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声管位于箱体长度方向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箱体主要由前腔体和后腔体组成,所述前腔体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加强筋延伸形成前半导声管,所述后腔体长度方向的对应一端通过加强筋延伸形成后半导声管,前腔体与后腔体对拼组成箱体时,前半导声管与后半导声管对拼组成完整的导声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高音扬声器单元设置在两个中低音扬声器单元垂直中心线的中间等分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腔体的面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螺丝孔,所述后腔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螺丝柱,所述螺丝柱与螺丝孔一一对应,前腔体和后腔体通过螺丝孔和螺丝柱内的螺丝紧固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中低音扬声器单元的性能规格完全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腔体、后腔体和导声管均采用同种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腔体、后腔体和导声管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