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简化倍比稀释操作的稀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61627.X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2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易力;赵明亮;肖红芝;张倩;赵金龙;武嘉琦;程相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B01L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简化 稀释 操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器械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能够简化倍比稀释操作的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中,涉及大量的液体反应,为定性或定量检测一些指标,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不同浓度的反应试液。特别在生物学领域中,例如抗原抗体的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研究抗微生物药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等均需要对抗原、抗体或药物等液体进行倍比稀释,用于试验结果的测定。传统的稀释方法需要在每一个容器中加样,加样次数多,操作繁琐且易出现差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倍比稀释操作的稀释装置,该装置有效简化了进行倍比稀释时的加样步骤,不仅克服了操作繁琐,容易出现差错的缺点,还具有稀释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简化倍比稀释操作的稀释装置,由一个入水管、多个中间管和一个尾管依次连接组成,入水管、多个中间管和尾管均包括倾斜设置的连接管和竖直设置的混合管,连接管和混合管的连接处均设有旋转开关,且入水管、多个中间管和尾管的连接管依次连接成入水管位于顶端的倾斜状;所述入水管的上端口为进水口,进水口处设有加水定量标准线,下端口连接中间管;所述尾管的上端口连接中间管,下端口封闭;在所连接的中间管和尾管中,任意一个混合管的旋转开关上沿至上一个混合管与连接管连接处的管内容积均相等,且该容积也等于入水管上的旋转开关上沿至定量标准线处的管内容积;在每个混合管的顶端均设有透气孔,入水管的透气孔侧边还设有加样孔;
所述混合管的管体上设有刻度线,位于最高处的刻度线为样品定量刻度线,相邻的两个混合管分别通过倾斜安装的溢流管连通,每个溢流管的上端口的下沿与所连接的混合管上的样品定量刻度线水平对准,溢流管的下端口均连接在相应混合管上的样品定量刻度线上方,尾管上的混合管还通过一个溢流管连接有集液杯;每个混合管下端均依次连接有活塞、乳胶管和出液管;活塞的中心沿长度方向设有下液管,乳胶管内设有用于控制液体流出的玻璃珠。
所述的活塞上设有手柄部,手柄部与活塞顶端之间设有定位环,在活塞的手柄部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有混合提示线、稀释提示线和取液提示线,各个提示线处均通过设置与定位环内侧相匹配的螺纹实现定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倍比稀释装置不需要在每一个容器中加样,有效简化了进行倍比稀释时的加样步骤,不仅克服了操作繁琐,容易出现差错的缺点,还具有稀释准确、操作简单等优点,且可以直接定量取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入水管、中间管和尾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活塞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入水管,2、中间管,3、尾管,4、连接管,5、混合管,6、旋转开关,7、进水口,8、加水定量标准线,9、透气孔,10、加样孔,11、样品定量刻度线,12、溢流管,13、集液杯,14、活塞,15、乳胶管,16、出液管,17、下液管,18、玻璃珠,19、定位环,20、手柄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能够简化倍比稀释操作的稀释装置,由一个入水管1、多个中间管2和一个尾管3依次连接组成,入水管1、多个中间管2和尾管3均包括倾斜设置的连接管4和竖直设置的混合管5,连接管4和混合管5的连接处均设有旋转开关6,且入水管1、多个中间管2和尾管3的连接管4依次连接成入水管1位于顶端的倾斜状;所述入水管1的上端口为进水口7,进水口7处设有加水定量标准线8,下端口连接中间管2;所述尾管3的上端口连接中间管2,下端口封闭;在所连接的中间管2和尾管3中,任意一个混合管5的旋转开关上沿至上一个混合管5与连接管4连接处的管内容积均相等,且该容积也等于入水管1上的旋转开关上沿至定量标准线8处的管内容积;在每个混合管5的顶端均设有透气孔9,入水管1的透气孔9侧边还设有加样孔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616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