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钻井钻具刮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9344.1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德;朱克斌;安青龙;高元;姚玉娟;袁建东;翁兰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2 | 分类号: | E21B3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井 钻具刮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井作业中的钻具刮泥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矿场钻井作业时,钻杆上粘附着泥浆,影响了钻杆的工作,同时,若将钻杆上的泥浆带出至钻井平台上,将严重影响工作环境;因此,十分必要清除钻杆上的泥浆。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6.7.12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795439Y,名称为“一种刮泥浆器”的专利,其在开式桶体内设置上下两组刮泥浆装置,能有效地自动刮除钻杆上的泥浆,减轻石油工人的劳动强度;然而,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操作复杂,如在通过大直径的钻杆接头时,需要向上掀起刮板架操作,造成操作繁琐,降低了工作的可靠性;而且需要若干工人配合掀起刮板架才能操作,增加了难度和复杂性,若配合不好,继续配合,直至配和步调一致;增加了工作时间;
2)、适应性差,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刮泥板,才能适应多种钻杆的刮泥操作,增加了劳动时间。
同时,在出现自适应的钻杆刮泥器时,如图21所示,正常工作时,刮泥器和钻杆一131之间紧密接触;如图22-23所示,其在工作中,随着钻杆(钻杆二132和钻杆三133)直径的变小,钻杆刮泥器的自适应效果很差,由于弧形橡胶瓣曲率的变化和变形特性,出现中间贴合,两端不能贴合的现象,降低了钻杆刮泥的效果。
本申请人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与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就此问题进行了多次共同攻关、研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的钻井钻具刮泥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万向吊装装置和钻具刮泥器,
所述万向吊装装置包括筒体和一对摆杆组件,所述筒体呈方形,所述一对摆杆组件分别对称地设在所述筒体的两侧,所述一对摆杆组件分别连接在钻杆平台的下部,使得筒体相对于钻杆平台摆动;
所述钻具刮泥器设在所述筒体内,所述钻具刮泥器包括上刮泥组和下刮泥组,所述上刮泥组位于所述下刮泥组的上方;
所述上刮泥组和下刮泥组分别包括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刮泥组件,
所述刮泥组件包括充气刮泥瓣、钢圈、摆动气缸、转轴、固定座、摆杆和气源,
所述充气刮泥瓣呈圆弧形,所述充气刮泥瓣固定连接在所述钢圈上,所述充气刮泥瓣的上设有气孔,所述气源连通所述气孔;
所述摆动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轴通过轴套连接所述转轴,
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的内壁,所述固定座具有转孔,所述转轴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转孔内,
所述摆杆连接在所述钢圈和转轴之间;
所述一对呈相对设置的刮泥组件中的充气刮泥瓣用于包覆钻杆;
所述上刮泥组中的一对充气刮泥瓣和所述下刮泥组中的一对充气刮泥瓣分别位于所述筒体的两对内壁上。
所述摆杆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销、轴承摆杆和支撑杆,
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钻杆平台上,所述支撑板包括一主板和一对平行的支板,所述支板垂直于所述主板,所述一对支板上设有对应的连接孔,所述支撑销设在所述一对支板的连接孔内,
所述支撑杆水平连接在所述筒体的侧面;
所述轴承摆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支撑销和支撑杆上。
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连接在所述钻杆平台和支撑板之间。
所述充气刮泥瓣上设有钻杆补偿机构。
所述钻杆补偿机构为:所述充气刮泥瓣的内部设有至少三个腔室,所述气源包括至少三个充气源,所述至少三个腔室上分别设有充气孔,所述充气源分别一一对应连通所述腔室的充气孔。
所述钻杆补偿机构为:所述充气刮泥瓣用于包覆所述钻杆的一面呈中间厚、两端薄。
所述钻杆补偿机构为:所述充气刮泥瓣呈波纹管状。
所述钢圈包括圆弧形本体和一对侧板,所述本体的截面呈H形,所述本体包括立板和一对平行的挡板,所述立板垂直连接在所述一对挡板之间,使得所述一对挡板之间具有充气刮泥瓣容置区和摆杆容置区;
所述一对侧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一对挡板的两端。
所述本体的立板上均布设有导孔,所述充气刮泥瓣上均布设有螺纹孔,所述导孔和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本体和充气刮泥瓣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充气刮泥瓣呈劣弧。
本发明中钻井钻具刮泥装置包括万向吊装装置和钻具刮泥器,钻具刮泥器设在万向吊装装置的筒体内,使得筒体相对于钻杆平台能够摆动,自动定心,适应钻杆偏位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9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