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换热式热泵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6949.5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1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武;孙桂祥;华成龙;张铁鑫;宋春节;闫丽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服(北京)节能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F25B3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换热式热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置换热式热泵。
背景技术
吸收式热泵是一种利用低品位热源,实现将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泵送的循环系统,是回收利用低位热能的有效装置,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双重作用,是倍受关注的节能技术。传统的热水型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和冷凝器,吸收器和蒸发器是分别置于一体,即常见的两筒型结构。内部的传质和传热也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的。正是由于这样的结构形式,就使得机组的体积和重量较大,制作难度也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形式的热泵方案,即外置换热式热泵,将原有的传热和传质分开进行,发生和蒸发间的传热是通过外部的加热器完成,而传质仍在机组内部进行。利用屏蔽泵不间断的输送冷剂水和溶液进行加热,在吸收闪发内,被余热水加热的冷剂水源源不断闪发出水蒸气,供溶液吸收,在冷凝闪发室内,溶液被驱动热源源不断闪发出水蒸气,在冷凝器内凝结成冷剂水。新的热泵方案中,传统热泵机组的发生器和蒸发器被取消,这样就节省了很大部分传热管,而闪发室也不会占太多空间,那么机组的布局就会更容易,制造也更简单。机组的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小,方便运输和安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置换热式热泵,包括冷凝器-闪发室模块,吸收器-闪发室模块,溶液热交换器,驱动热水加热器,余热水加热器,其特征在于,驱动热水加热器位于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外侧,通过换热管与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连接;余热水加热器位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外侧,通过换热管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连接。
所述的外置换热式热泵,其特征在于,驱动热水进水管与驱动热水加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驱动热水加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与驱动热水出水管连接;驱动热水加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与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入口连接;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出口通过第一泵与驱动热水加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余热水进水管与余热水加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余热水加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与余热水出水管连接;余热水加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入口连接;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出口通过第二泵与余热水加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
所述的外置换热式热泵,其特征在于,热水进水管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吸收器连接,吸收器与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热水出口连接;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冷凝器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连接;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与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一换热管路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吸收器连接;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吸收器通过第三泵与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溶液热交换器的第二换热管路通过第一泵与驱动热水加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外置换热式热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外置换热式热泵,包括冷凝器-闪发室模块1,吸收器-闪发室模块2,溶液热交换器3,驱动热水加热器4,余热水加热器5,驱动热水加热器4位于冷凝器-闪发室模块1的外侧,通过换热管与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连接;余热水加热器5位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2的外侧,通过换热管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连接。
驱动热水进水管C与驱动热水加热器4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驱动热水加热器的第一换热管路与驱动热水出水管D连接;驱动热水加热器4的第二换热管路与冷凝器-闪发室模块1的闪发室入口连接;冷凝器-闪发室模块的闪发室出口通过第一泵6与驱动热水加热器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余热水进水管E与余热水加热器5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余热水加热器5的第一换热管路与余热水出水管F连接;余热水加热器5的第二换热管路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2的闪发室入口连接;吸收器-闪发室模块2的闪发室出口通过第二泵7与余热水加热器5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
热水进水管A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2的吸收器连接,吸收器与冷凝器-闪发室模块1的冷凝器连接,冷凝器与热水出口B连接;冷凝器-闪发室模块1的冷凝器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2的闪发室连接;冷凝器-闪发室模块1的闪发室与溶液热交换器3的第一换热管路连接,溶液热交换器3的第一换热管路与吸收器-闪发室模块2的吸收器连接;吸收器-闪发室模块2的吸收器通过第三泵8与溶液热交换器3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溶液热交换器3的第二换热管路通过第一泵6与驱动热水加热器4的第二换热管路连接。
由于板式换热器的体积更小了,传热效率更高了,相对成本也更低了。新的热泵方案中,机组的发生器和蒸发器被取消,这样就节省了很大部分传热管,而闪发室也不会占太多空间,那么机组的布局就会更容易,制造也更简单,机组的体积和重量显著减小,方便运输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服(北京)节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能服(北京)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9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航空叶片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法兰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