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铁电性质的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56305.6 | 申请日: | 2014-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3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庄;黄登登;潘其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2 | 分类号: | C07F15/02;C07F15/04;C07F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性质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基铁电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铁电性质的配位化合物及其 的合成方法和在铁电材料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铁电材料是一类具有自发极化,且该极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随外电场重新取向的电介 质材料。铁电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会表现出电滞回线特征。材料的这种特性被称为“铁电 现象”或“铁电效应”。近年来,铁电材料发展迅速,由于铁电材料具有良好的铁电性、压电性、 热释电性及非线性光学等特性,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探测技术、固态 记忆和显示技术以及其他工程技术方面,如Scott,J.F.Ferroelectric Memories.Berlin: Springer-Verlag,2000;钟维烈,铁电体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因此,目前国际 上对铁电材料的研究十分活跃。
目前人们对于铁电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无机材料上。无机铁电材料由于具有高 强度、高硬度、耐高温、性能长期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无机铁 电薄膜的制作需要较高的温度和高真空条件,制作成本较为昂贵,不易制作大面积的薄膜且 需要采用硬质材料作为基片,进而限制了其应用,如Eerenstein,W.,Mathur,N.D.,Scott,J.F. Nature 2006,442,759。近年来,有机铁电体薄膜也备受青睐,主要是由于与无机铁电材料相 比,其具有易制成大面积薄膜、制作成本低、低温制作条件、相对大的分子超极化率等优点。 但是由于有机铁电材料的铁电耦合系数较低,相对介电常数较小,性能、功能的长期稳定性 相对较差一些,从而使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因此,研究新型铁电材料以克服无机或有机铁 电材料的固有缺陷已成为当前铁电材料的研究重点,如Horiuchi,S.;Tokura,Y.Nature Material 2008,7,357;Horiuchi,S.,Tokunaga,Y.,Giovannetti,G.,Picozzi,S.,Itoh,H.,Shimano,R.,Kumai, R.and Tokura Y.Nature 2010,463,789中均有研究。
从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于高性能的铁电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仍处在发展阶 段,如Xu,G.C.,Ma,X.M.,Li,Z.,Wang,Z.M.,Gao,S.J.Am.Chem.Soc.2010,132,9588;Li,X. L.,Chen,K.,Liu,Y.,Wang,Z.X.,Wang,T.W.,Zuo,J.L.,Li,Y.Z.,Wang,Y.,Zhu,J.S.,Liu,J. M.,Song,Y.,You,X.Z.Angew.Chem.Int.Ed.2007,46,6820;Fu,D.W.,Zhang,W.,Cai,H.L., Zhang,Y.,Xiong,R.G.,Huang,S.D.and Nakamura T.Angew.Chem.Int.Ed.2011,50, 11947-11951中都有进行研究。近年来,具有铁电效应的金属有机硫酸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 究兴趣,这类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和调控,可以充分利用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 各自优点,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使此类材料呈现出新颖的性质。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三种具有铁电性质的金属-有机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制备的配位聚合物可以作铁电材料使用。
技术方案:具有铁电性质的配位化合物,所述配位化合物的分子通式为: (C5H14N2)[MII(H2O)6](SO4)2,其中M为Ni、Mn或Fe。
所述配位化合物的二级结构单元为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手性空间群P21,结构中的 Ni、Mn和Fe离子均处于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56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